当前位置:
编号:94046
“生育低谷”让多国头疼
http://www.100md.com 2021年3月16日 生命时报 2021.03.16
     成本上升 意愿下降 疫情叠加

    “生育低谷”让多国头疼

    受访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 张茂运

    新冠大流行时,有人预测全球会出现生育高峰。因为整天在家,不可避免导致大量性行为。但近日,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更新的一份有关美国生育率的调查指出,婴儿潮并没有出现,新冠大流行及经济衰退还将使2021年美国新生儿大幅减少30万至50万,出现“生育低谷”。

    过去的2020年,欧美各国生育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新西兰新生儿比2019年减少3%;法国2020年出生率下降2%,今年1月份更是同比下降13%,创下1975年以来法国人口出生的最大降幅。2月22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人口动态初步统计结果显示,2020年日本新生人口数量为87.27万人,同比减少2.9%,连续5年创历史新低。韩国人口统计部门公布,2020年该国出生27.6万人,死亡30.8万人,不仅新生儿数量减少10%,创下新低,还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

    2月8日,我国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生儿登记为1003.5万,创下历史新低。长期来看,全球生育率走低将是普遍现象与趋势。

    “疫情助推了‘生育低谷’的出现。”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张茂运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女性生育意愿持续降低才是各国生育率下降的根本原因。即使没有疫情,英国、法国、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生育率也是逐年下降。疫情使得人们性活动量增多,但性活动增加并不一定会提高生育意愿,随着避孕和辅助生殖技术发展,性活动和生育率的关联度越来越低。

    “经济越发展,生育率越低。”张茂运表示,过去100年来,女性最大的解放就是受到教育、获取工作机会、经济越来越独立。女性在自身经济力量的推动下,开始谋取家庭的控制权。家庭从“丈夫说了算”,到“夫妻说了算”“妻子说了算”,让男性逐渐丧失了传统婚姻文化赋予他们的家庭特权(如子女姓氏、情感导向、对外交往等),加剧了家庭矛盾,婚姻变得不稳定了。婚姻不稳定必然导致女性(也包括男性)的性、情、生育等安全感下降,迫使女性想方设法提升安全感。

    在今天,安全感主要来自于口袋里的钱。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来源,女性在工作或事业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消耗大量时间、精力甚至金钱的婚姻和生育并没有给女性带来所期望的回报。随着人类生产方式逐渐由体力型向脑力型转变,女性的生育意愿正在逐渐下降。张茂运曾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一项小样本调查发现,28%的女生不打算结婚,有45%的女生不打算生孩子。

    此外,社会环境、文化、经济、性别、家庭、生活压力、育儿成本等因素都影响着生育选择。在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很多夫妻都面临失业风险,疫情也使人变得更加焦虑,再加上医疗保障不充足,养育子女压力大、成本高,生儿育女的意愿进一步降低。最重要的是,女性在生育问题上起决定性作用,生不生,生多少,最终是女性说了算。婚育观的改变,再加上疫情的助推,就出现了“生育低谷”。 ▲, http://www.100md.com(张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