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预防保健 > 家庭医生
编号:86515
从外到里,排查听力损伤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10日 生命时报 2020.11.10
     专家提醒,尽量不掏耳朵,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

    武汉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 陈 沛 □主治医师 李春丽

    在大街上、公交车站、地铁里、餐厅内,随处可见戴着耳机听音乐、看电影的人。人们沉醉于科技进步带来的便捷,却忽略了身体某些健康状况正在发生倒退,听力便是其中之一。听力损失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位居全球疾病负担排行榜前列。更重要的是,听力损失不只是人们上了年纪后才出现的老化现象,更多是由于不注重用耳卫生、长期使用耳机等所致。

    人之所以能听到外界的声音,需要耳朵各个部位精密配合。耳廓像一个收集器,将声波信号聚集放大。声波进入耳道后带动鼓膜一起振动,随后3个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的连锁传递)会将振动传递到耳蜗。耳蜗中的淋巴液受到听小骨振动影响后产生波动,其中的纤毛会随之摆动,产生易被大脑接收的电信号,转化成我们所说的“听觉感受”。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听力下降。
, 百拇医药
    外耳。外耳主要包括耳廓、外耳道两部分,医生一般会通过电耳镜观察外耳道,明确患者是否有耵聍栓塞、外耳道炎、外耳道异物、外耳道胆脂瘤等情况。

    中耳。在排除外耳疾病后,医生会对中耳进行检查。鼓膜类似于中耳与外耳的分界线,电耳镜可观察其完整性,是否有穿孔,以及有无鼓室积液、鼓膜内陷袋、上鼓室胆脂瘤、蓝鼓膜(正常鼓膜为白色,一旦鼓室内积有血性内容物,透过鼓膜,就可呈现深蓝色或蓝黑色)等情况。中耳的病变以各种类型的中耳炎多见,如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等。

    内耳。内耳主要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临床常见与年龄相关的老年性耳聋、与环境相关的噪声性耳聋,以及突发性耳聋等,问题往往出在内耳。由于人体耳蜗纤毛上的毛细胞数量有限且无法再生,因此相当一部分人在年纪增长后,听力会发生损失。此外,无论是哪种耳机,只要长时间、大音量地使用都会导致听力下降。

    蜗后。临床将位于耳蜗后的听神经等听觉传导路径受损,导致听觉无法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而使听觉丧失或缺失的情况,称作蜗后病变。听神经瘤、桥小脑角脑膜瘤等都属于此类。
, 百拇医药
    通过电耳镜观察外耳道以及鼓膜后,临床会通过各种听力检查来进一步明确病因:1.纯音测听是最基本的检测,通过它可以判断听力下降的具体类型和程度。这是一种主观测试方法,需要患者配合。2.言语测试是为了了解患者对言语的分辨情况,有些患者,比如老年性耳聋患者,其典型表现就是能听得到声音,但听不清楚说什么。3.临床通过声导抗检查来观察鼓室图类型,进而判断中耳情况。比如分泌性中耳炎、鼓室积液,就会出现典型的平坦型曲线图。4.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是一种能客观了解听觉传导通路情况以及大致听力水平的检查,由于其无需患者配合,所以广泛用于婴幼儿、儿童的听力测试。5.大部分感音神经性耳聋是毛细胞受损所致,耳声发射就是探测耳蜗毛细胞功能的检查。

    一般只要觉得有听力下降、耳闷、耳鸣、眩晕、耳流水、耳痛等耳部症状,都应及时就医,在明确病因后积极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在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包括口服糖皮质激素、甲钴胺、巴曲酶等)的同时,可加入中医疗法;中耳炎患者可通过鼓室成形手术重建听力;部分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患者可通过使用助听器、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获得听力补偿。

    日常可通过以下方法来预防听力下降:1.注意耳卫生,保持耳道干燥;尽量不掏耳,如果耵聍较多,影响听力,可定期到专业、正规的医院进行清理。2.有上呼吸道感染时,避免坐飞机、潜水等可能有气压改变的行为;注意擤鼻方式,不能同时按住两侧鼻子用力,这样可能会造成中耳炎或鼓膜穿孔。3.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病毒感染。4.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特别是在噪音情况下。5.防范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红霉素、链霉素等。▲,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