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6.12
编号:89760
女性心脏病,治疗要跟上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12日 生命时报 2020.06.12
     前期预防比较重视 患病之后依从性差

    女性心脏病,治疗要跟上

    受访专家: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医师 刘 芳

    本报记者 任琳贤

    以往诸多研究证实,受激素保护,女性患心血管病较男性晚,可一旦发病,病情会更重,结局往往更差。为什么会这样?近日,《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做了进一步阐述。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对27个国家年龄在35~70岁的20多万名城乡居民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女性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负担、心血管病发病率、全因死亡率都比男性低,但女性在心血管病一级和二级预防方面的表现差异较大:在一级预防中,女性比男性更常采用健康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在二级预防中,女性的参与情况却不如男性。
, 百拇医药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医师刘芳介绍,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主要是针对没有症状的个体,预防疾病发生,包括坚持运动、健康饮食、保持良好情绪,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避免肥胖、吸烟、酗酒,以及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预防心血管病。二级预防主要是针对已有心血管病的个体,预防死亡发生或疾病复发,主要包括积极治疗疾病、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三高”、抗血小板治疗、冠脉血运重建等。

    “临床情况与加拿大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女性在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方面确实比男性好,而二级预防往往做得不够。”刘芳说,这主要与女性的社会角色、性格、心理因素和经济因素等相关。

    从一级预防来看,女性有很多优势。因为女性往往性格温柔细腻,更关注早期身体的不适症状,能尽早发现疾病信号,到医院就诊并采取预防措施。另外,女性生活方式细致节制,比男性更注重保持身材,控制高脂饮食摄入,戒烟限酒。而且,多数女性的工作心理压力也比男性小。
, 百拇医药
    从二级预防来看,女性在治疗、预后、服药依从性及生活方式改善效果等方面都略不如男性。从临床来看,女性在患上心血管病后,更容易受到情绪影响,这会给病情预后、死亡率带来不利影响。由于对药物副作用的担心、照顾家庭、顾及经济因素等,女性出现治疗不及时、自行停药、忘记复查复诊等情况也比男性多。有不少调查显示,与男性相比,已患心血管病、应接受心血管病二级预防的女性,服用降压、降脂、抗血小板药物的比例均略低,接受支架、搭桥等手术的比例也偏少。另外,男性不良习惯相对较多,患病后他们通常能积极改善,会带来良好的预后效果,而女性的改善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了。

    刘芳表示:“虽然年轻女性受雌激素保护,心血管病发病率比男性低,但女性绝经后,心血管病发病率会明显上升,甚至赶超同龄男性。在心血管病治疗方面,我们也不该因为性别角色而忽略了对女性的关怀。”

    首先要转变意识,女性心血管病风险因素并不低。《中国女性心血管疾病预防专家共识》指出,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50岁后,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的患病率都会快速增长,甚至超过男性。而且,女性因抑郁、焦虑等精神因素发生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也远高于男性。所以,在预防心血管病方面,女性容不得丝毫松懈,一定要坚持适量运动、均衡膳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定期体检等。值得提醒的两点是:女性为保持身材而过于消瘦的话,更容易出现心血管病的不良结局,所以一定不要过度减肥;绝经后的女性失去了“保护伞”,要重视预防心血管病,进行必要的心脏检查,控好血压、血脂和血糖,必要时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酌情补充雌激素。

    其次是更多关注,帮女性提高治疗依从性。女性患上心血管病后,一定要重视心理调适,积极配合医生,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遵医嘱用药,以免影响预后。其他家庭成员要给予女性更多关注,帮其减轻心理及生活方面的压力,分担一些照顾家庭的任务。另外,家庭成员也要提醒女性按时用药、定期就医复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