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5.01
编号:83614
孙中山行医从澳门开始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1日 生命时报 2020.05.01
     澳门又称海镜、镜湖,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历史名城,也是孙中山(1866~1925年)走向世界的第一站。12岁时随母亲经澳门前往檀香山,澳门这座光怪陆离的城市让初来乍到的孙中山大开眼界,正如他所述:“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在澳门,孙中山还遇到了贵人卢廉若,他是清末澳门巨富、博彩娱乐业巨擘。孙中山的第一任夫人卢慕贞女士也是卢氏家族的远亲。

    孙中山在转型职业革命家,成为“国父”之前,曾潜心医学。后人缅怀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事迹,往往忽视了他作为中国现代医学先驱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事实上,孙中山获得的第一份医职是在澳门历史最悠久的镜湖医院(Kiang Wu Hospital)。孙中山逝世后,孙家子女——孙科和孙琬先后出任镜湖医院慈善会董事长。

    孙中山先后在广州和香港学医。1886年,孙中山进入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医学院(今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学习。1887年10月,“热带医学之父”万巴德爵士宣布成立香港华人西医书院(今香港大学医学院前身),立足培养香港本土西医人才,之后,孙中山转赴该书院学习。该校教务长万巴德医生和康德黎医生都对孙中山分外器重。孙中山“医学各门,历经考验,于内外妇婴诸科,皆通晓,确堪行世”。师生三人有着共同的愿望,即将“西方医学传遍中国,减少人民痛苦,延长其寿命,提高卫生条件,使其生活舒适”。
, http://www.100md.com
    1892年,成绩和表现均列“全校之冠”的首届学生孙中山从西医书院毕业,获行医执照。但由于当时华人无法获得香港行医资质,孙中山决定赴澳门行医。19世纪末,澳门人口中超九成是华人,劳苦大众占绝大多数,生活困苦,求医无门。1871年,澳门富商和社会贤达人士捐资筹建的慈善医疗机构——镜湖医院开业,医院以“赠医施药,为民解困,兴学育才”为办院宗旨。

    卢氏一族为澳门第一代博彩娱乐业的创始者,卢氏父子卢华绍和卢廉若在澳门公益事业上可谓不遗余力,在澳门享有极高声誉。卢氏一族对镜湖医院的开办也做出了贡献,卢华绍和卢廉若长期出任医院总理事,是举荐孙中山在镜湖医院担当重任的伯乐。卢华绍去世后,长子卢廉若继承父业,在医疗公益事业上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卢廉若成为澳门商会第二届主席,率领澳门商界一同努力,使澳门经济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全盛,声誉极盛。除银号、博彩、商铺外,卢廉若还经营长春阁中药房,并连续十几年被推举出任澳门镜湖医院总理事。在卢廉若的大力支持下,澳门镜湖医院成为与香港东华医院并称的著名慈善医院,这当中,与孙中山的积极参与和推动镜湖医院的各项医疗改革不无关系。
, 百拇医药
    光绪十八年(1892年),澳门太平绅士(即治安法官)张心湖的母亲罹患重疾,群医无策,镜湖医院总理事卢华绍介绍孙中山前往诊治。在孙中山的悉心治疗下,张心湖的母亲逐渐痊愈。1893年7月,卢华绍与卢廉若等华商在《镜海丛报》“本澳新闻”上多次刊登文章以赞誉孙中山杰出的医术和高尚的人品:“大国手孙逸仙先生,我华人而业西医者也。性情和厚,学识精明。在镜湖医院赠医数月,甚著功效”……

    藉此,卢氏家族力荐孙中山为“镜湖医院医席,为镜湖西医之首任”,这一任用开创了西医治病的新风气。从此,孙中山得以在澳门开启医疗事业的篇章。孙中山到任时,已有21年历史的镜湖医院只是一所庙堂式的传统中医院,孙中山是澳门中西医结合的第一人,并帮助医院从一家中医院转型为中西医兼具的综合性医院。孙中山擅长外科、助产和肺病治疗,曾以科学方法在镜湖医院率先接生难产孕妇,成为中国妇产科有史以来的第一位男医生。其恩师康德黎医生每周日乘轮船至澳门,协助其手术。

    孙中山还自办肺病研究所,在卢氏家族建立的华人慈善机构——同善堂为广大民众诊病问疾,接种牛痘,使同善堂赠医赠药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1893年,孙中山在澳门议事亭前开设“孙医馆”,紧接着,其澳门中西药局也对外开业。
, 百拇医药
    在澳门行医施药,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博爱精神和早期人道主义哲学思想。他医德高尚且医术精湛,行医“不满二三月,声名鹊起”,求医者接踵而至。然而,在澳门行医一年后,由于影响了在当地行医的葡萄牙籍医生的业务,孙中山遭到葡籍医生的嫉妒与排挤。孙中山在受到多方刁难后愤然离开澳门,前往广州冼基行医。孙中山在澳门行医的最后记载是1893年9月26日。此后,孙中山先生虽然在穗(音suì,广州市别称)行医,但仍经常来往于穗澳之间。

    1912年,孙中山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之后,卢廉若与三弟卢怡若“眷念故人,邀之来澳”。孙中山一行下榻于“娱园”,即现在卢廉若公园的春草堂(该公园被评定为澳门的文化遗产和澳门八景之一),与卢氏兄弟“虚寒叙旧”并会晤中外人士。

    如今,澳门镜湖医院门口矗立着一尊孙中山铜像。其特别之处是孙中山身穿医生袍、戴着听诊筒,以纪念这位伟人在澳门留下的济世印记。古风盎然的医院里辟有孙中山纪念馆,里面展出的器皿、铁床、台灯、长衫、木桌和医疗器械都是孙中山先生当年行医时使用过的。可以说,澳门镜湖医院和医馆药局是孙中山最早身体力行医疗改革的试点。多年之后,作为中国国民党总理的孙中山,把“自澳门始”的一系列中国卫生医疗设想写入了《建国方略》。

    1925年,孙中山病逝。当逝世的噩耗传出,举国哀悼。澳门各界人士和华侨在镜湖医院开追悼会,商界下半旗休业致哀,澳门1/4的人冒雨集中到镜湖医院追悼大堂致祭,是澳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追悼会。

    孙中山先生和卢廉若先生共同开创了澳门第一家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医院,两人结下深厚友谊,也成就了中国近现代医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百拇医药(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叙事医学研究中心 杨晓霖 詹姆斯·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