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5.01
编号:90385
师德是好老师第一标准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1日 生命时报 2020.05.01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近日,教育部还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解读有关政策。这些都指向了一个关键词——师德师风。

    我国现有各级各类专任教师超过1673万人,不仅数量较以往有不少增长,素质能力也大为提升。在这其中,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既关乎青少年成长,又影响社会风气,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里也包含着对更好教育的期待,这对教师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前提下,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完善师风师德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尤其是对年龄尚小、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更是影响深远。只有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全过程,确保大中小幼各级各类教师师德高尚,家长才能放心把孩子交给学校。

    近年来,教育界重点关注师德师风建设。此次的《意见》并非首次聚焦师德师风问题,此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大中小幼“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相继出台,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构建、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的不懈努力。

    除了法律和行为规范的保障,师德也需要考核和监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大中小学校应遵守教育部的要求,加强教师聘用、职称评选、推优评先等环节的监督考核,把师德师风纳入考评标准。目前有些地区和学校已经探索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聘任及考核的首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导向。此外还需要注意,在制定师德考核的具体办法和细则时,要考虑到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参与和监督。

    所谓“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对于教师自身而言,不断加强自律,守住职业道德,培育崇高师德,提高自身修养,才能担当起家长、社会的信任和尊敬,才能不负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面对师德高尚、师能高强的正面案例,广大教师应自觉学习、对标看齐;而面对公开曝光的负面案例,也应引以为鉴,坚守行为底线,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古之师,“传道”是首位;今之师,更是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师德师风如一盏灯,照亮着学生的未来。要把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等各方面结合起来,构筑好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这样才能培养一支宏大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才能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百拇医药(燕 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