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4.21
编号:82924
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21日 生命时报 2020.04.21
     本报赴武汉特派记者 董长喜 张 健

    4月15日,武汉雷神山医院实现患者“清零”,宣布休舱备用。“2月19日我们刚到这时,病区还是毛坯房,卫生也没打扫,病房里除了病床外,医疗设备、桌椅板凳、办公设施、床单被子等都还没有到位。”上海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总领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张继东对《生命时报》记者说。这支医疗队由上海市第一、第五、第六、第七人民医院和仁济医院、杨浦区中心医院组成,其中470人于4月6日返回上海;4月9日,他们负责的最后一个普通病房关闭,余下的51人在4月10日返回。

    据了解,上海医疗队在雷神山医院累计收治300多位病人,大多是重症和危重症。到最后阶段,很多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如脑梗死、心脏病、肾衰竭等,总体治疗难度很大。“这些疾病是慢性的,需要长期治疗。”张继东说:“很多病人本来身体就不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转阴后还需要考虑原有的慢性病情况。”

    重症治疗是一场拉锯战。上海医疗队负责的病区有一位50多岁的患者,上了“人工肺”(ECMO),在雷神山医院躺了2个月,期间多次病危。“一会这个指标不行了,一会那个指标又不好了,来回拉锯多次,我们才把他从死亡边缘拉回来。”张继东回忆说。
, 百拇医药
    “疫情就是战场!”曾经是海军军医的张继东告诉记者,疫情面前,不管属于哪种医疗队,医生都是“战士”。上海医疗队中,“80后”“90后”占了大多数。“我给他们打100分。”张继东为他的年轻队员感到骄傲:“我觉得这些年轻人都非常好,面对危险没有害怕,都很谦虚好学,是此次抗击疫情的中坚力量。”

    “如今,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但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张继东对疫情有几点思考:

    1.加强传染病方面的战备和训练。以往医院的应急训练大多针对群体性伤害,如交通事故、工伤事故、爆炸伤等,以外科为主,对传染病防控重视程度不够。

    2.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疫情初期,口罩、防护服等医疗消耗品出现了供应紧张的情况。医疗物资是医院的战备物资,应当做好常态化储备。

    3.医疗设备应统一制式。全国各地的医疗设备缺乏统一的制式,在雷神山医院体现得最明显。医院建好后,全国各地的支援都来了,但是好多设备型号、操作方法不一,仅呼吸机就有很多型号,面板和按钮也不统一,医护人员遇到不熟悉的机器,还得慢慢琢磨。国家应该制定医疗装备统一标准和制式。
, http://www.100md.com
    4.培养人才“多面手”。教学医院培养的大都是高精尖人才,“多面手”却不多。这次疫情,尤其一线战场,要求医生不能只会看一种病。“除了临床操作要娴熟、医疗设备会摆弄,还应该有创新思维。”张继东说:“疫情初期,好多专家也都一筹莫展,过去的诊疗惯性或经验,反而限制了医生的创新。”

    5.大力加强公共卫生教育。“如果把公共卫生政策前移,平时加大对公共卫生教育的投入,让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能减少很多损失。”张继东说:“即使疫情结束,生活回归正常,我们也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学会并遵守呼吸卫生礼仪等。”

    “来时还是寒风料峭的冬日,如今已是温暖的春天了。”张继东告诉记者,2月19日刚到武汉时,雷神山医院还是个工地,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讲着各地方言,上海话、东北话、广东话……“这两天马路上、病房里都静悄悄的。 紧扣心弦的数字归零了,紧锁的脸孔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我们也要归航了。”▲,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