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9.12.03
编号:85029
十余年奔波建成标本库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3日 生命时报 2019.12.03
     十余年奔波建成标本库

    郭应禄

    2016年,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的组织库投入使用。这距离我最早产生建库的想法,已经过去了十多年。

    临床医学的进展,通常离不开对既往病例的研究。但多年来,由于条件所限,我们没有专门的地方存放大量病例组织标本。医生在需要做课题时,只能临时收集,既浪费了时间,更浪费了原本丰富的临床资源。

    2002年,我们科室的辛殿祺医生从美国进修回来就跟我说,美国的标本库建设得特别好,能让医学研究方便很多。比如,需要验证临床上的某个问题时,只要像去银行取钱一样到库里取组织就行,美国人管这叫“生物银行”。临床上收治的新病人标本,也可以随时被补充到库里,增加库存量。

    我想,中国人口多、病种丰富,有着让很多外国医生羡慕的人类疾病研究宝库,为什么不能建一个自己的组织库呢?但这事想归想,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无论寻找场地或购买硬件,都需要很大的投入。

    为了这事,我往科技部跑过不知多少次,一直确定不下来。后来辛殿祺接下这个任务,锲而不舍地在各部门、机构间奔波,持续了十多年,终于在2014年等到一个好消息。一家美国公司直接找到北医科研处,希望跟中国最强的科研机构合作,按病种建几个独立的组织库。但利用社会资金建组织库,在当年可是从没有过的事。在如何妥善保护病人病历和医院资源上,我们必须进行大量的沟通和协调。

    为组织库选址也是个麻烦事。医院寸土寸金,毫无再建组织库的空间,但若放在院外,又得综合考虑很多现实问题。我跟年轻人一起,从北京的南城跑到北城,考察了很多地方。最后,我们看中了医院对面一家转型工厂的三层小楼。这里离医院近,不存在标本的存储运输问题,也方便临床及科研人员随时取用。

    2016年,经过各种波折,组织库终于进入装修期。在组织库的建设上,我们研究所已经落后很多,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争分夺秒。所以,我跟他们说,只要完工一部分就投入使用一部分,别都等着整体弄完,达到什么条件就干什么活,不需要揭幕仪式那种形式主义。就这样,组织库还没“揭幕”,就开始陆续有数据输出。我想,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的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成为北大泌尿所及多家泌尿生殖科室的肿瘤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连载2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