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7.04.25
编号:22847
忙之有道,才会进步与幸福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25日 生命时报 2017.04.25
     忙,并不说明你就是牛人

    忙之有道,才会进步与幸福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组织与员工促进中心研发部主任 肖震宇

    隔三差五在朋友圈大吐苦水“工作太忙没空吃饭”;生病打点滴还不忘拍张照片,配上一句“太忙病不起”的感概;飞机、候车厅、咖啡厅,随时随地掏出电脑“噼里啪啦”敲字写报告......如今,忙碌的生活成了一部分人炫耀的资本。

    美国哥伦比亚商学院和哈佛大学两位教授近日发表论文称,忙碌似乎成为中产阶级的“新身份”以及地位的象征。该研究称,过去的美国人将“休闲时间”作为吹嘘的资本,但如今的精英阶层更愿意炫耀自己“为了工作放弃个人生活”。繁忙和劳累的人似乎拥有极高的地位。

    可见,中产阶级忙,并憧憬着忙。当今社会本来就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社会阶层也在洗牌,人人生怕被时代的巨轮抛下,安全感的缺乏让中产阶层备感焦虑。社交媒体也让我们更容易与人比较、攀比,“不成功便成仁”,让每个人都像打了鸡血一般。当然,忙碌有真忙和假忙之分。前者享受由工作带来的充实感和切实利益,成为正向心理反馈,促使自己进步、活得体面,这份内在驱动力不容小觑。但驱动力太强,惯性也大,只有更加忙碌才能保持现有的收入、地位,根本“停不下来”。后者则体会到一种错觉:我的重要性非同常人。因为只有牛人才会门庭若市、应接不暇,做事风风火火。所以,“表现得忙”就会让自己沾上牛人的光。另外,一些人生来是工作狂。就像热播剧《人民的名义》里的“GDP达人”李达康书记,全身心投入工作,让忙碌代替一切情感、亲情需求。但这样的人生完美吗?

    “忙”字拆开是“亡”“心”二字,太忙心就死了。天天忙碌,不仅自己越陷越深,还会连累身边人,指责另一半“没出息,不上进”,逼着孩子像自己一样“优秀”,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亲友、爱人、子女离你而去。更何况,有些人是瞎忙,忙了半天“碌碌无为”,这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

    梁实秋说:“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手脚相当闲,头脑才能相当地忙起来。”因此,忙碌需有度,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忙,忙之有道,才会进步和幸福。国外的“慢生活家”卡尔·霍诺说,慢是快的基础,慢下步子,才能够准确找到人生定位,以免迷失自己。国内外很多新概念都在推崇慢生活,比如给生活做“减法”“断舍离”、本质主义等。这些概念都指向一点:计划人生时只关注必要因素,排除其他干扰因素,让人生远离嘈杂。

    具体而言,晚上回家后关掉电子设备,营造清净自在的家庭空间;把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匀一点出来,给孩子、父母、爱人、挚友多一些关注;清晨起来散散步,放空头脑;周末尽量别安排工作;每年拿出一两周时间出去走走,都是慢下来的好办法。▲,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