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5.10.16
编号:17895
记住三二一 弄懂胰岛素抵抗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0月16日 生命时报 2015.10.16
     专家小传: 郭启煜,海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糖尿病协会副会长

    编者的话: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胰岛素抵抗”是个经常被提到的重要概念,但很多糖友对其感到一头雾水。其实,胰岛素抵抗现象与糖尿病的发病及治疗密切相关。因此,无论糖友或是健康人,都有必要进行知识扫盲。

    三大危害 高糖、肥胖、心脏病

    胰岛素抵抗,指的是人体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因而使其生物学效应降低、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效率下降的一种现象,通俗点讲就是胰岛素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糖友若存在胰岛素抵抗,就会表现为血糖较难控制。

    胰岛素抵抗形成原因较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中包含遗传缺陷和基因突变等。肥胖、吸烟及缺乏运动等可以归结为环境因素。其中,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最常见原因,很多体型肥胖者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现象。
, 百拇医药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胰岛素抵抗的形成通常远远早于糖尿病的发生。一个没有糖尿病的人发生胰岛素抵抗,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得糖尿病,这还取决于胰岛β细胞的功能。有的人可能胰岛素抵抗很严重,但并未患有糖尿病,这是因为他的β细胞功能较好,可以通过多分泌胰岛素来弥补胰岛素的效率下降。打个比方说,如果将胰岛素看作是执行降低血糖任务的“工人”,发生胰岛素抵抗后,就相当于是工人的效率下降了,原来两个工人能完成的任务,现在要4个人甚至6个人来完成。当β细胞功能完好时,它可以派出更多工人来完成降低血糖的任务。虽然耗费人力增加了,但是活儿还是可以干完的,因此并不会发生糖尿病。然而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会伤害胰岛β细胞。一旦β细胞功能受损,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下降,也就是派不出更多的工人来干活儿,那么血糖就降不下去了,长此以往就形成了糖尿病。可以说,胰岛素抵抗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胰岛素不仅是体内唯一的降糖激素,它还有促进蛋白质、脂肪和糖原合成的重要作用。肥胖会促成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体为了代偿胰岛素的功能,必须分泌更多胰岛素,而由于机体对其敏感性下降,大量胰岛素不能被充分利用,因而囤积在血液中形成高胰岛素血症,促进脂肪合成,又进一步加剧了肥胖。可以说,胰岛素抵抗与肥胖是一个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
, 百拇医药
    胰岛素抵抗造成的高胰岛素血症对健康危害极大,它是心血管事件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还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当前研究认为,糖尿病前期患者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胰岛素抵抗。因此,对于这些患者来说,关键在于纠正胰岛素抵抗。如果能够及时逆转这一现象,糖尿病可能就会被扼杀在摇篮中。改善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前期的最主要干预手段,也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方式。▲

    两个特征 肚子大、胰岛素高

    存在胰岛素抵抗的人,通常还可能会伴有肥胖、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甚至还会有高血压、血脂紊乱、高血黏(血液黏稠度增高)、高尿酸血症等一系列病理表现。这些情况通常合并出现,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是上述代谢异常共同的危险因素,可以说它是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糖代谢紊乱形成的“共同土壤”,甚至与引起女性不孕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也有关。

, 百拇医药     胰岛素抵抗者的肥胖一般表现为腹型肥胖或内脏肥胖。前者看起来四肢正常,而肚子较大,也称为向心性肥胖。后者可能外表看不出肥胖,但是内脏器官有较多脂肪沉积。

    判断一个人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除了体型是个重要提示,还可以看他的胰岛素分泌量(针对非糖友)或注射量(针对糖友)。如果他的胰岛素分泌量远远高于常人,或注射量远远高于一般糖友,那么很可能就是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了。▲

    一套对策 首选减肥

    针对胰岛素抵抗的病因,其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运动管理、减轻体重、戒烟限酒及避免吸二手烟。由于肥胖是产生胰岛素抵抗的最重要原因,纠正胰岛素抵抗的最好手段就是减肥。对于很多由于胰岛素抵抗而造成高血糖的患者来说,减肥对他们有明确的疗效。在糖尿病前期时,控制体重可以极大程度上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此外,还可以应用胰岛素增敏剂,包括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如罗格列酮等;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中的格列美脲等。
, 百拇医药
    郭启煜教授表示,对糖友来说,增加胰岛素用量也可以暂时应对胰岛素抵抗,但这并不是根本的治疗手段。胰岛素抵抗是机体对长期高胰岛素环境的不敏感,就好比“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是鼻子对芳香气息的不敏感。要想重新嗅到气味,解决方法并不是靠增加房间中香气,而是走出房间,恢复鼻子对气味的敏感性。同理,解决胰岛素抵抗,也不能靠单纯增加胰岛素,最好的手段就是通过减肥,减少胰岛素需求,同时应用增敏剂使机体重新对其敏感。

    胰岛素抵抗不仅是糖尿病发病的“始作俑者”,也是糖尿病治疗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因此,无论糖友或健康人,都一定要养成良好生活方式,这是将胰岛素抵抗拒之门外的最好措施。其中,将体重与腰围控制在正常范围是关键。每个人都必须意识到胰岛素抵抗的严重后果以及避免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性,这种努力应贯穿糖尿病防治的始终。▲

    (本专题由本报记者靳玉玲采写),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