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预防保健 > 家庭医生
编号:12131
夏季当心“泳者耳”(门诊预警)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22日 生命时报 2014.07.22
     每年七八月都是游泳的旺季,临床上,因游泳导致的中耳炎和外耳道炎患者也随之增多,有人将此称为“泳者耳”。它和游泳时呛水、耳朵进水以及不正确的处理方式有很大关系。

    据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耳鼻咽喉科朱新介绍,中耳炎主要和呛水有关。比如,学游泳时难免呛水,池水倒吸会引起鼻咽、鼻窦炎,进一步发展为中耳炎。泳池的水不洁净,其中的细菌经鼻-鼻咽-中耳道进入中耳腔也会引起中耳炎。

    引起外耳道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游泳时外耳道被水浸泡会软化肿胀,抗感染能力变弱,一旦细菌侵入就易发生外耳道炎,耳屎被水浸泡膨胀后也会压迫容积有限的外耳道引起炎症;二是游泳以后耳朵不舒服,有些人会用手指或棉签乱掏,这样很可能伤了耳朵。

    朱新提醒,游泳前应用专用耳塞或干净的棉球塞住耳朵,防止耳朵灌入过多水,适当掏掏耳屎以免被水浸泡膨胀后引起发炎;最好不要玩跳水,防止耳朵进水或呛水;如果耳朵不慎进水,要及时将水排出,可让头侧向一边等水流出后再用棉签吸掉外耳道的水,或者用吹风机吹干;鼻子呛水后按住一侧鼻孔将水擤出来,或者往后吸到嘴里再吐出来。中耳炎会导致听力下降、耳内疼痛、耳鸣;外耳道炎会引起耳痛、发热,张嘴嚼东西时加重。如出现上述不适,应及时就医,不可继续游泳或乱掏耳朵。▲

    (钱钰玲),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