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203
编号:13509318
急诊分级转运方案实施对急性卒中患者院内转运安全和质量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3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急救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急诊急救专科呈快速发展趋势,基层医院的急诊救护与转运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高[14]。分级转运方案实施后,本院急诊科通过医院组织的卒中生存链概念学习和培训,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急性脑卒中救治的迅速反应和院内转运安全和质量的保障能力,大力促进了急救系统快速启动,患者入院后的快速诊断,积极高效的黄金溶栓专科救护准备等环节,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患者到院后能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护,有效的缩短了患者治疗时间窗,确保了院内转运安全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吳海华.急诊科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4):89-90.

    [2] 高健,刘晓颖,史冬雷.《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解读-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的实施[J].中国急救医学,2017,37(06):485-487.

    [3] 牛青,刘丽丹,黄文贞,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前延迟影响因素的现状[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12):68-72.

    [4] 刘东玲,陈辉,陈静,等.社区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积极感受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9):5619-5620.

    [5] 范新,牛庆学,李伟荣,等.院前急救中机械通气对呼吸衰竭患者生命体征的维持效果分析[J].医学综述,2016,22(13):2678-2681.

    [6] 支少敏,房国祥,刘力华,等.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方式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23):136-138.

    [7] 陈雅芳,费忠英,张颖.国家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价值[J].浙江实用医学,2017,22(05):375-378.

    [8] 高丹丹,李洋,马青峰,等.北京某三甲医院院前转运方式对急性卒中患者治疗延误的影响[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7,14(03):113-117.

    [9] 张玉勤,金晔,杨志梅.急诊住院患者护理服务体验与满意度调查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7,12(12):1188-1191.

    [10]李贤侠,李金娣,韦余艳,等.急诊科高危患者MEWS评估及院内安全转运和无缝对接模式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6(12):7-10.

    [11]楼巍敏,林坚,邢欢.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干预效果[J].浙江医学,2016,38(09):663-665.

    [12]姜爱华,贾晓雁,黄夏莺.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8):2188-2190.

    [13]靳玫,马世江,沈长波,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同时间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的临床疗效[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7(02):223-225.

    [14]冒山林,夏志洁,曹隽,等.新医改背景下提高急诊综合救治能力建设的探索与成效[J].中国医院,2017,21(01):8-11., http://www.100md.com(董书培)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