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97
编号:13557279
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7
     观察组38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对照组33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χ2=5.023,P<0.05)。

    3 讨论

    血管外科患者存在生理年龄偏大、生理机能较差、病情复杂、病情进展快等诸多特征,大大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难度。为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非常有必要总结分析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提前制定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7]。根据以往护理工作经验,加上查阅相关资料文献,总结出患者及医护人员风险意识欠缺、意外跌倒、肺栓塞、压疮以及出血性疾病等是血管外科较为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8]。因此,血管外科护理工作中,首先应加强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尤其是医护人员,应安排相关业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9]。然后再针对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告知医师,并协助医师处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出现跌倒、出血性疾病、肺栓塞、压疮等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12.8%,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的12.8%,这和林英等[10]研究报道结果基本一致。可见,血管外科护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良好。

    综上,血管外科护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王军芳.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04(11):127-128.

    [2] 刘丹.心脏大血管外科安全管理的预见性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03):168-170.

    [3] 郁静飞.血管外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5(14):93-94.

    [4] 汤倩.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飲食保健,2015,02(15):196-197.

    [5] 闫妍,李海燕,王金萍,等.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新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05):36-39.

    [6] 邢桃红,张军,李喜娓,等.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4):122-123.

    [7] 金兰.护理风险管理在血管外科病房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5(17):64-66.

    [8] 赵云霓.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0(06):230-231.

    [9] 汪美琴.基于岗位分层管理模式的日常优质护理服务效果评价[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05):727-728.

    [10]林英,王晶茹,王晴,等.床头护嘱管理在优质护理外科病房护理质量实时控制中应用效果的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33(24):47-48., http://www.100md.com(别会会)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