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67
编号:13628016
健康教育对感染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7
     【摘 要】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感染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感染科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随机抽取12名护士和8名医生为研究对象。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对研究对象实施手卫生健康教育措施,观察实施健康教育前后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无菌操作前、体液暴露后及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手卫生依从率。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无菌操作前、体液暴露后及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手卫生依从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卫生健康教育应用于医院感染科可以增强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关键词】 健康教育;手卫生;依从性;感染科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由医务人员传播细菌造成的医院感染在医院感染中约占30%,而主要的病菌来源于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病原菌[12]。因此,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应给予高度的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以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本文对我院感染科医护人员实施了手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探讨其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感染科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随机抽取在职的12名护士和8名医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名,女性15名,年龄21~48岁,平均(30.4±7.5)岁;学历:中专3人,大专8人,本科及以上9人;职称: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4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5名,护士5名。

    1.2 方法

    对我院感染性疾病科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手卫生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1)组织管理。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护士长为副组长,分为医生组和护理组,负责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健康教育实施工作,定期对医护人员的手进行抽样监测,每个月公布结果,并及时总结问题,并进行分析和改进。2)设置设施。根据科室的现有情况,增加洗手池,改用一次性擦手纸巾、抗菌皂液以及感应式水龙头。 安装速干护手消毒剂,包括治 疗室、诊疗室、医务办公室、换药室、治疗车以及走廊等地方,购置小型手消毒剂。3)健康教育方法。每周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学习手卫生相关知识、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不同岗位人员手卫生要求、手卫生指征、手卫生对预防医院感染的意义以及个人防护知识等,发放相关培训资料,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意识,将“七步洗手法”图示张贴于洗手池旁醒目处,提醒医护人员进行正确的洗手。

    1.3 观察指标

    由1名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采用隐蔽式观察法于每天的固定时间,对医护人员的洗手情况进行观察并详细记录,对实施健康教育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进行比较。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3]中所规定的手卫生操作评价手卫生指征。根据WHO检测标准[4],对观察对象一个完整的操作进行观察分析,根据操作时间定观察时间,约(15±10)min。对手卫生指征总数和手卫生执行次数进行详细的记录。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执行次数/手卫生指征总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软件分析所有的数据。计量数据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与实施健康教育前比较,医护人员实施健康教育后在接触患者前后、无菌操作前、体液暴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手卫生依从率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统计显示,我国每年约400万人次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造成了卫生资源的消耗浪费[5]。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减少患者相关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点环节之一,其中,手卫生管理是最为关键的环节。经手引起的直接和间接性感染在外源性医院感染中占首位[6]。由于医务人员工作比较繁忙、缺乏手卫生重要性的认知以及手卫生方法掌握不够以及手卫生设施配备不健全等原因,导致我国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比较低[78]。医院感染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严格执行手卫生具有更加重要的临床意义。

    健康教育工作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有效、简便易行的优点。研究表明,健康教育培训是目前最为有效的获取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途径[910],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研究显示[11],坚持高质量的洗手消毒方法,可以使得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降低25%~50%;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可以使得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明显的提高,在完善手卫生知识系统的同时,可以单独完成对患者的有效教育。管建粉等[12]通过“立体干预”法来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识,结果表明,医务人员能够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即使停止干预6个月后,仍能够有效的保持,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明显的降低,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均得到显著的提高。本研究对我院感染科的医护人员进行了手卫生健康教育,通过组织管理、设置设施、建立制度及人员培训等措施,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认识以及在工作中洗手的依从性。本次结果显示,与实施健康教育前比较,医护人员实施健康教育后在接触患者前后、无菌操作前、体液暴露后以及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手卫生依从率均均明显提高(P<0.05)。加强科室的相关组织管理,将定期和不定期手卫生的监测结果纳入考核范围,并与科室和个人的评优、奖金等挂钩,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13]。另外,完善手卫生相关设施,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加便捷的洗手条件,可以使得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和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1415]。

    综上所述,手卫生健康教育应用于感染科可以增强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于防止医院感染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百拇医药(欣惠惠)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