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信息
编号:13629000
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分析与防护方法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5
     【摘要】正确认识医院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因素,从而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体系对于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安全十分重要。本文综述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因素,并提出几点防护措施,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供应室;护理;职业暴露;防护

    供应室是医院的特殊工作环境,工作人员长期在致病菌、锐器等职业危险环境中作业,极容易遭受交叉感染,是医院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1]。职业暴露一方面影响到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给其带来巨大精神压力。同时供应室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关键部分,其工作质量直接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因此加强对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防护十分重要。

    1 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因素

    1.1 物理因素

    第一,针刺伤。供应室职业暴露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锐器伤,大约占75%,有研究对针刺伤与HIV、HBV感染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调查发现,HBV的感染性非常强,在出现针刺伤时,护理人员只要接触到0.004ml的含有HBV病毒的血液就会感染HBV。

    第二,紫外线。紫外线灯被大量运用于各个科室的空气消毒中,若操作不当则可能导致眼结膜的损伤,而供应室护理人员长期在紫外线灯的照射下容易出现皮肤色素沉着[2]。

    第三,机械性损伤。供应室护理人员需要对相关物品进行包装、清洗、回收、摆放、发放等,在这一系列的工作过程中,其极可能被刀片、针头、手术刀等锐器刺伤。例如:在进行刀等器具的消毒清洗过程中,可能被刺伤,接触到器械中残留的病原微生物,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1.2 环境因素

    供应室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和造成巨大噪音,这一工作环境使得护理人员长期在高温、潮湿、噪音超标的环境中工作,从而出现头晕、耳鸣等症状,不利身体健康[34]。

    1.3 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主要体现在器械的回收、清洗过程中,供应室负责整个医院的器械回收清洗,大量被污染的器械、针头等在清洗过程中,护理人员很可能遭受到这些器具上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若是自身防护不到位或出现刺伤等,那么极可能感染[5]。

    1.4 化学因素

    供应室护理人员需要完成对各种器械的消毒工作,需要用到戊二醛、甲醛、含氯消毒剂等,这些化学药物的腐蚀性、挥发性和刺激性强,散发到空气中,若护理人员不慎吸入将可能导致恶心、头疼等,而护理人员长期接触这些化学药物,容易出现眼结膜灼伤、上呼吸道炎症等[6]。

    2 防护方法

    2.1 加强职业防护的教育

    医院供应室护理人员大多对职业暴露没有深刻的认识,且责任心不强。为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必须加强对其的教育培训,将供应室护理人员与院感科、护理部人员一起接受相关知识的培训,将职业安全放在第一位,主要内容包括:院感知识、职业暴露风险等,针对供应室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教育,让护理人员正确认识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同时掌握相关防护措施、应对技巧、手卫生方法、手消毒等。定期组织供应室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定期进行集体授课,开设专题讲座和技术操作示范等,让供应室护理人员掌握消毒技术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相关防护措施,保护自己。例如:在清理污染的器械物品时,必须佩戴口罩、帽子、防护眼罩、橡胶手套病穿隔离衣;在回收清洗过程中若被锐器刺伤,应立即脱去手套,自刺伤部位的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然后用流水清洗伤口,并使用碘酊、乙醇对受伤部位进行消毒处理,用无菌敷料包扎伤口,同时上报医院感染科,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2.2 规范操作

    医院根据国家卫生部和卫计委制定的相关标准,结合本院供应室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院供应室的相关制度和标准操作规范,其中可包括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指引、应急预案、技术操作流程和要点、操作考核评分、质量标准等。落实安全处理体系,在护理人员出现锐器刺伤、紫外线照射损伤等情况时,立即依据制定的相关安全处理体系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减轻对患者带来的伤害[7]。

    2.3 构建三级质量控制体系

    为保证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可建立三级质量控制体系:护士长→质控员→护士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护士长和质控员定期对供应室的职业防护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考核,检查相关防护措施、安全处理措施是否落实到位,若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则立即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如:措施的实效性不强、相关措施互相冲突等,立即就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体系,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另外,质控员还要每日进行相关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包装质量的检查,将检查结果汇报给护士长,护士长定期抽查护理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例如:在检查中发现供应室护理人员深受噪音的影响,对此,可安装消音器,配备换气扇等,四季装备热水管道,同时要求护理人员走了轻、说话轻、开关门轻,对推车轮轴经常用润滑油,减少噪声等。同时还可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实现对供应室职业防护的持续性改进。

    2.4 合理排班,减轻工作压力

    根据各个岗位人员的工作性质调整工作时间,确保各个时间段内器械高峰时间的人员安排,同时增加节假日上班人数,增加护理人员节假日上班的收入。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实行弹性排班制,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参考文献

    [1] 韦宁.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方法的探讨与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0):150152.

    [2] 宋亚和.医院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与防护[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6(01):6062.

    [3] 刘娟娟.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7):2663,封4.

    [4] 王坚.医院供应室职业暴露的防护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19):128130.

    [5] 陈卫珍.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系统干预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20):166167,179.

    [6] 谭庆兰.专项教育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的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20):1113.

    [7] 梁毅.供应室护士职业暴露与防护[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7496750., http://www.100md.com(高心爱)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