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524
编号:13631156
高龄初产妇产前产后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引导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24
     【摘 要】目的:分析高龄初产妇产前产后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引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高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50例高龄孕产妇产前产后的心理特征,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引导。结果:50例高龄孕产妇产前产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性格变化,经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消除了产前产后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均顺利分娩。结论:根据高龄孕产妇产前、产后的具体心理特征,实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产妇心理状况,减轻产妇产前焦虑情绪,缓解高龄孕妇初产疼痛,有利于高龄初产孕妇分娩机制正常运行。

    【关键词】高龄初产妇;心理特征;护理

    妊娠分娩对生殖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分娩痛是影响高龄初产孕妇正常分娩的重要因素,分娩痛会给高龄初产妇身体带来不适,使高龄初产妇对分娩产生焦虑与紧张情绪[1]。这些不良情绪会对产妇的自然分娩产生阻碍,增加手术量,影响母婴身体健康。因此,必须对高龄孕产妇产前、产后的具体心理特征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护理,减少心理因素对高龄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本文对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高龄初产妇行产前、产后全程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高龄初产孕妇,孕产妇年龄34~40岁,平均年龄(37±1.5)岁。顺产11例,剖宫产39例。排除标准:严重妊娠并发症;精神类疾病;患有慢性炎症;已参加过孕产期心理辅导者。

    1.2 方法

    1.2.1 产前产妇的心理特征与护理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恐惧、惊慌、紧张、高兴等情绪是分娩前产妇的主要心理特征,因此,根据分析所得,主要采取了以下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具体为:①健康宣教,根据不同高龄产妇产前的具体心理问题编写、绘制一些宣传卡、手册等,发放给产妇,将与妊娠分娩相关的医学知识以通俗的形式,图文并茂写在宣传卡、手册之中,使孕产妇对妊娠分娩形成初步的了解。通过对病房板报进行定期更换,将妊娠分娩的的注意事项写出来,让孕产妇对妊娠分娩要点形成系统的认识,开设孕妇保健课堂,系统讲解分娩期知识,缓解其恐惧、惊慌、焦虑等情绪。②根据产妇产前治疗不同阶段对其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重点讲解各种检查、用药目的及注意事项,消除产妇心中疑虑。③重视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其在分娩前谨遵医嘱,积极乐观地面对妊娠分娩。

    1.2.2 产后产妇的心理特征与护理 由问卷调查得知,婴儿健康是产后孕妇最担心的事情,绝大部分产妇没有掌握系统的哺乳知识,缺乏哺乳信心。根据产妇心理特征,产后主要采取了以下针对性护理措施。具体为:①产后访视:制定个性化产后访视策略,将产后保养事项详细告知产妇,告知其加强营养,对产妇产后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对于有不良情绪的患者积极进行心理辅导,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②重视护患交流:认真倾听产妇的要求,让产妇积极进行自我调节。③指导哺乳技巧: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其爱护乳房。对产妇的喂奶姿势进行正确指导,详细告知其哺乳时应注意的事项,增强高龄产妇的哺乳信心。④疼痛护理:高龄初产孕妇生产以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为避免过于疼痛影响产妇身体恢复,可采取音乐护理模式,通过播放舒缓、柔美的音乐转移孕妇的注意力,缓解孕妇身体的应激反应。⑤做好家属工作:积极与产妇家属保持密切联系,让家属给予孕产妇持续的情感支持与照顾,帮助其调整心理状态。

    2 结果

    所选50例高龄孕产妇产前、产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性格变化,经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消除了产前产后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均顺利分娩。

    3 讨论

    由于高龄初产妇缺乏分娩经验,难免会在产前、产后引起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加之分娩疼痛,会严重影响高龄初产孕妇的心理,对分娩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当重视高龄初产妇产前、产后的心理特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

    产妇身心健康与其心理状态紧密相关,因此必须重视对产妇的心理护理。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的主要内容有:①个别心理指导:根据不同产妇的具体心理情况,成立心理护理小组,对产妇及时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②舒缓产妇情绪:可以选择播放柔美的音乐,在音乐之中对产妇进行语言诱导,使产妇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释放与宣泄,从而帮助产妇克服负面情绪,积极担当起母亲的责任。柔美缓和的音乐,可以稳定产妇情绪,曲调柔和、旋律舒缓的音乐有镇静催眠的功效,通过给产妇营造安静祥和的睡眠环境,可以有效提高产妇的睡眠质量,促进产后身体恢复[2]。③培养产妇自我调节意识:尊重产妇意见,鼓励产妇选择自然分娩,护理人员应当认真倾听产妇意见,以产妇为中心,帮助产妇确定进行自然分娩对她们来说最大的心理问题是什么,根据产妇的反映,制定针对性心理干预计划。护理人员帮助产妇舒缓紧张情绪,在心理干预中对产妇进行安慰,护理人员应当态度热情、诚恳,语言和善、贴心,使产妇能够真正感受到医院对她们的关怀与照顾[3]。④医院、产妇双方共同努力:医院应当让产妇感受到关怀,并提高产妇家属的护理能力;医院应积极做好产妇家属的思想工作,并积极与产妇家属保持密切联系,让家属给予产妇关怀,营造良好家庭氛围,通过持续的情感支持与照顾,帮助产妇调整心理状态[4]。高龄初产妇生产以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因此对产妇的疼痛护理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采用护理对策。

    综上所述,根据高龄初产妇产前、产后的具体心理特征,实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产妇心理状况,减轻产妇产前焦虑情绪,缓解高龄孕妇初产疼痛,有利于高龄初产孕妇分娩机制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王丽峰,张景美.分娩期产妇的心理状况及心理护理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4):95-96.

    [2]张敏.100例初产妇分娩期心理护理的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22):113-114.

    [3]代其会.心理护理对降低产妇分娩期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4):152-153.

    [4]翟慧霞.分娩期抑郁的心理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7):246., http://www.100md.com(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