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信息
编号:13631147
护士职业倦怠及其干预现状(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24
     【摘 要】目前严峻的医疗环境,导致护士离职倾向增加。本文通过对护士发生职业倦怠的原因进行分析,对个人、管理、社会支持等多方面、系统地改善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措施作一综述,引导护士在享受职业获益中愉快工作并获得整体幸福感,降低护士离职率。

    【关键词】护士;职业倦怠;干预措施

    近几年来,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且要面对目前越来越严峻的医患关系,造成医务人员睡眠紊乱、神经质、焦虑甚至排斥工作等情况。尤其是长期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的护士,在这种工作氛围下,容易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失去信心,从而产生职业倦怠,降低了对工作的满意度和积极性,直接影响她们在工作中提供的服务质量和护理安全。本文通过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士职业倦怠的一系列干预措施,现综述如下。

    1 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1](occupational burnout)一词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于1974年提出的,1976年Maslach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这是目前国际上对职业倦怠比较认可的定义。职业倦怠主要有三方面的表现: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缺失。情感耗竭是指个体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8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