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524
编号:13631092
奥瑞姆自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康复治疗的效果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24
     2.2 两组康复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都有明显变化(P<0.01),其中康复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1),见表4。康复组总疗效为94.2%,对照组为78.1%,组间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3 康复治疗后患者相关疾病知识知晓率与对医嘱的依从性都有明显提高,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1),见表6。

    3 讨论

    3.1 脑卒中早期治疗的必要性 脑卒中由于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脑卒中在渡过危险期后,约75%的患者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许多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或其他后遗症。由于脑卒中治疗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脑卒中后致残率却有增加的趋势,影响了患者生命的质量。近年来缺血半暗带、缺血治疗窗的研究进展,为脑卒中后溶栓治疗提供了确切的治疗时间和治疗方案,提供了脑梗塞临床治疗的光明前景,缺血半暗带(IP)的概念于1977年由Sunup等首先明确提出[6],认为在急性阶段突触传递能完全恢复,亦即IP内缺血脑组织的功能是可以恢复的。近年来,Sharp等又进一步拓展了IP的内涵,提出了多分子半暗带的概念,并根据缺血半暗带和中心坏死区的病理形态、图像分析提出缺血治疗窗为2~3小时,提示在患者发病1~6小时内开展多中心临床溶栓的研究有一定的治疗前景。并指出在缺血的10小时、27小时、两天、三天半、七天均有缺血半暗带存在。为进一步研究脑缺血损伤机制及干预措施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为脑的可塑性理论和大脑功能重组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