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保健中心 > 献血与健康
编号:13633405
捐献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红细胞内肌酸、游离血红蛋白指标变化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18
     【摘 要】目的:分析捐献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外周血红细胞内肌酸、游离血红蛋白指标的变化及其对机体红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生活工作环境相同,饮食种类和运动量基本一致的捐献单采血小板者56名:年龄18~30周岁;按血液采集标准约定在捐献前(0小时),捐献后1小时、7~10天、15~20天采集外周静脉血,分别测定其红细胞内肌酸、游离血红蛋白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捐献前比较,捐献后不同时间捐献者外周血中红细胞内肌酸、游离血红蛋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捐献单采血小板能启动捐献者机体应激反应,并不会影响外周血中红细胞内肌酸、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科学合理,正常间隔时间捐献单采血小板对捐献者红细胞无影响。

    【关键词】献血者;单采血小板;红细胞;红细胞内肌酸;游离血红蛋白

    自从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以来,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取得显著成绩。现实中全血捐献基本能满足临床用血需求,而单采血小板捐献量还不能满足临床用血需求,给采供血机构带来极大的压力。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一是血小板单采机器均来自国外,适用我国献血人群的参数还在不断地摸索调整中;二是捐献单采血小板是一个体外循环采集血小板的过程且捐献血小板时间长,捐献者更关注捐献后对自身健康状况有无不良影响。红细胞内肌酸含量与红细胞总数的平均年龄有关,是判断红细胞寿命的灵敏指标。游离血红蛋白是判断血管内溶血或红细胞机械损伤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因此,我们通过对单采血小板捐献者捐献前后的外周血中红细胞内肌酸及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测定,并了解其变化规律对捐献者招募及捐献者自身红细胞的影响与否,均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选取在市区内同一环境下生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