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518
编号:13633340
骨折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治疗的对照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18
     【摘 要】目的:观察骨折患者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两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护理,干预组另给予住院期间心理护理干预,对照分析两组患者入院及出院前的心理状态及住院期间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骨折患者存在焦虑的心理状态,心理护理干预组骨折患者住院期间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出院前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骨折;治疗依从性

    骨折是临床常见创伤,多需住院及手术治疗,部分严重骨折愈合后可能影响骨折肢体功能状态,而骨折肢体的恢复情况和患者在治疗期间对医护人员的治疗意见依从性具有直接关系。近年来,我科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骨折患者进行住院期间护理干预,取得显著效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共收集病例60例,选自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骨科住院的骨折患者,男41例,女19例,年龄14~78岁,平均年龄37岁,其中股骨干骨折17例,股骨颈骨折12例,胫骨骨折21例,跟骨骨折2例,肱骨骨折8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并排除以下病例:具有精神疾病患者;具有重要脏器合并伤者;原有肢体运动障碍者;其他器官系统具有严重基础疾病者。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同时给予一般的基础护理,干预组在住院期间给予心理护理:①通过解释疏导,鼓励患者树立对疾病治疗的信心,给予心理暗示,做一般性的心理支持;②对患者合理解释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可能产生的影响,针对患者不同程度的否认、自责等心理倾向,做好应对指导工作,帮助患者树立坚持康复治疗的信心,对患者私自更改或者拒绝医护人员治疗意见可能产生的后果做出耐心的解释,指出其严重危害;③对患者讲解康复训练的意义及康复训练可能遇到的挫折,指出在训练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适,甚至出现病情波动,积极做好心理准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

    1.3 观察项目

    评价患者入院及出院时的心理状态。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的心理状态采用Zung氏SDS、SAS评分测定[1]。将原始分换算成标准分,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以正常成人SDS标准分上限为界,SAS标准分50表示有焦虑症状,SDS标准分53表示有抑郁症状。对治疗护理前后坚持康复治疗依从性进行评比,治疗依从性分为优、良、差,优:对治疗意见及措施无异议,能够完全遵守;良:对治疗措施及指导意见常有分歧型意见,经解释后能够依从;差:对治疗意见及措施不满,常拒绝接受治疗、康复训练及护理措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完成,数据处理方法计量资料为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入院及出院时的心理状态

    两组患者入院时均存在心理焦虑状态,给予心理护理后,干预组在出院时心理焦虑状态得到缓解,对照组仍存在轻度的焦虑心理状态,差别具有显著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

    干预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具有更好的治疗依从性,配合医护治疗及护理情况见表2。

    3 讨论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正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工作不仅为人们提供躯体生理需要,还包括了心理情绪方面的护理。骨折患者多是遭受各种意外的人群,由于发病突然,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突然改变,从一个正常人突然成为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缺乏一般疾病的病程缓冲时间,很多患者不能接受现实的突然改变,存在巨大的心理落差,并且存在比较突出的临床症状,如疼痛,出血等,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否认疾病的事实[2],并且存在对疾病恢复程度的担忧,患者心理往往处于应激状态,部分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会在主观意识上产生担忧、恐惧、紧张等复杂心理为特点的焦虑情绪[3]。

    通过对我科患者的SAS、SDS评分量表可以看出,大部分患者存在焦虑情绪,与报道结果一致[4],并且在SAS、SDS评分上,干预组低于对照组,说明心理护理改变了患者心理应激状态及焦虑情绪,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分析结果来看,干预组的患者更容易接受甚至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处理,更容易按计划进行康复训练。因此,对于骨折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其急躁、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认真评估患者心理问题,耐心向患者解释疾病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和可能的康复过程,介绍主治医生的技能及合适的营养饮食方法等,同时指导患者减轻痛苦和不适的方法,进行放松训练,降低心理应激程度,能够改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提高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治疗及护理效果[5]。本组研究显示,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减少甚至消除焦虑的心理状态,对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国强.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原则和目标[J].实用护理杂志,2013,16(4):42.

    [2]连丽钦,吴素清.住院骨折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0,15(5):85-86.

    [3]门民爱.对护士关于老年患者疼痛护理知识的调查[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13,22(1):35.

    [4]王华,魏芳,王方.骨科急症手术160例心理状况调查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13(14):33.

    [5]王颖.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J].包头医学,2010,32(2):117- 118., http://www.100md.com(王丹 廖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