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骨折 > 股骨粗隆间骨折
编号:13641867
DHS与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前瞻性对比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11
     【摘 要】目的:探讨DHS与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接受DHS或PFNA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患者手术类型分为两组,60例PFNA组和60例DHS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Harris评分及术后6月并发症。结果:①PFNA组和DHS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FNA组和DHS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PFNA术创伤小、骨折固定牢固,能大幅缩短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DHS;PFNA;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好发于年龄大、骨质疏松明显的老年人,目前学者倾向于疗效确切的手术固定。因此我们拟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诊断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探讨DHS与PFNA的治疗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接受DHS或PFNA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患者手术类型分为2组,60例PFNA组(入组时间2010—2013年)和60例DHS组(入组时间2008—2010年)。PFNA组平均年龄(66.9±12.9)岁,男性35人,女性25人;对照组平均年龄(67.2±11.6)岁,男性37人,女性23人;2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

    年龄大于60周岁,符合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标准。

    1.3 排除标准

    ①病理性骨折者。②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恶性肿瘤,手术禁忌症者。

    1.4 手术方法

    1.4.1 PFNA组 患者仰卧在骨科多功能手术床上,使身体与患肢成10°~15°角,透视下将骨折闭合整复,大粗隆尖上约4~6cm,切开皮肤,分离组织,大粗隆顶点稍偏内侧处为进针点,打入导针,扩髓,插入髓内钉。通过瞄准器调整主钉深度及旋转,调整前倾角,定位并钻入螺旋刀片导针,确定刀片准确植入后锁定刀片。安装远端锁定螺钉,透视满意后安装尾帽,冲洗切口,逐层缝合。

    1.4.2 DHS组 患者全麻,骨科牵引床外展内旋复位,取髓关节外侧纵行切口,钝性分离,将骨折充分暴露。选用135°定位器定位,沿股骨颈纵轴平行且位于股骨颈中心导入导针,保持一定的前倾角,针尖深度至股骨头软骨下0.5~1.0cm处。测量深度、钻孔、扩孔、攻丝,沿导针拧入松质骨螺钉,拧入加压螺纹钉,套上动力髓之钢板部分,旋入加压尾钉适当加压上皮质骨螺钉螺丝钉固定钢板。

    1.5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Harris评分及术后6月并发症。

    1.5.1 Harris评分 Harris评分项目由疼痛、功能、无畸形、活动范围4项组成[1]。分值0~100分,分值越大恢复越好。

    1.5.2 并发症 观察项目为髋关节内翻、畸形、内固定松动、褥疮、肺炎等。

    1.6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Econometrics Views 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χ-±s)描述,使用t检验。两样本率用χ2检验法,当P<0.05时,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FNA组和DHS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Harris评分比较

    PFNA组和DHS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PFNA组和DHS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PFNA组患者未发生并发症,DHS组发生2例髋内翻畸形、1例内固定物松动,1例褥疮。PFNA组和DHS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骨量减少,使骨的强度下降,造成骨愈合时间长。若采取保守治疗则会增加卧床期间的死亡率。而内固定的优势为维持复位,为早期功能锻炼创造条件。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HS为单钉系统,无有效抗旋转作用,而且手术者若把握不好前倾角,容易导致螺钉穿出股骨头颈。还有学者[2]指出DHS钢板位于股骨张力侧,抗压应力落到内固定器上,易造成骨折处畸形。

    我们认为PFNA更符合人体生物负重,可将股骨距区压应力减少至几乎为零,降低钉棒结合处的压应力。有学者[3]指出PFNA杠杆力臂短,弯矩小,比DHS更适合不稳定粗隆间骨折,大幅提高防旋、抗压的能力此外。在PFNA手术中无需对骨膜和软组织进行剥离,从而促进骨折的早期愈合。同时微创切口对血管、神经损伤小,缩短手术时间及下床负重时间,减少卧床期间并发症的发生,体现微创外科的发展趋势。还有学者[4]指出PFNA的螺旋刀片锁定后,能有效防止股骨头旋转和塌陷,防止股骨头的旋转。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PFNA术创伤小、骨折固定牢固,能大幅缩短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梁雨田,唐佩福主编.老年髋部骨折[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32.

    [2]王亦璁主编.骨与关节损伤[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93.

    [3]周立金,吴继功,陈晓明,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3):146-148.

    [4]李众,徐志强,陈逊文,等.股骨粗隆间骨折四种乎术方法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24):1109., 百拇医药(吕志刚)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骨折 > 股骨粗隆间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