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56
编号:13647681
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儿科呼吸疾病中效果探究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6
     【摘 要】目的:对不同给药方式的盐酸氨溴索在儿科呼吸疾病中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呼吸道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5),均给予两组患儿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雾化吸入治疗,给予对照组静脉注射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吸痰次数、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和74.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吸痰次数比对照组少,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在治疗儿科呼吸道疾病方面,其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优于静脉注射,有利于减少患儿的吸痰次数,缩短患儿的氧疗时间,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呼吸疾病;盐酸氨溴索;给药方式

    对儿科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常采用盐酸氨溴索药物进行治疗。不同给药方式对疾病影响效果有一定差异,为选择较优的用药方式,本文选择儿科呼吸疾病中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呼吸道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合《儿科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排除标准包括有精神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存在意识障碍、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不愿意参与研究患者,共收集患者70例,均获知情同意。将7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5),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患者32例、支气管炎27例和支气管肺炎11例;观察组组,男15例,女20例,年龄3个月~2岁,平均年龄为(1.2±0.2)岁;对照组中,男14例,女21例,年龄3个月~2.2岁,平均年龄(1.3±0.2)岁;两组患儿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两组患儿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镇静治疗,控制患儿安静的情绪,利于患儿更好地接受治疗,保暖治疗和氧气吸入治疗,祛痰治疗。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观察组和对照组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和静脉注射治疗,将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吸痰次数、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

    静脉注射治疗:葡萄糖溶液(5%)50ml中加入8mg盐酸氨溴索静脉注射(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天两次,五天一疗程。

    雾化吸入治疗: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每次15分钟,一天两次,五天一疗程。

    1.3 判定标准

    症状缓解效果根据《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1]相关标准进行判定,控制: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相关指标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相关指标明显好转;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χ2),用百分比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控制14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控制8例,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4.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吸痰次数、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2±0.3)次、(44.1±0.5)h、(1.4±0.3)d和(7.4±1.1)d,对照组的吸痰次数、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7±0.3)次、(56.3±0.7)h、(1.9±0.2)d和(11.3±1.7)d,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呼吸道感染包括上呼吸、下呼吸道感染,均可以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引起,主要通过抗生素等治疗[2]。盐酸氨溴索能对支气管浆液及黏液分泌进行调节,同时可促进黏痰的溶解稀释,改善支气管状况,同时该药物可加速肺泡2型细胞的活性物质合成,减低患者肺泡张力,对纤毛输送功能进行改善,能起到较强抗氧化及抗炎作用,故常用做儿科呼吸疾病治疗药物。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和74.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吸痰次数比对照组少,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雾化吸入的给药方式,其总有效率高于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使用雾化吸入给药方式治疗的患儿,其吸痰次数少于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的患儿,并且其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的患儿,此类方式值得更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解农祥.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效果比较[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 (11):31.

    [2]金保红,李巧梅.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分析[J].健康必读, 2012, 11(11)., http://www.100md.com(乌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