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1210
编号:13745349
冲动要趁早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幸福家庭》 201210
     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那是指的名人。普通人这句话不一定适合,但是任何事都要及时趁早,这一句倒真是有道理。

    什么事不早做,基本就做不成了。这是我的经验。这一点,我想先讲讲近两年为父母做的一些事。很多人讲孝顺父母,总是在等,等将来有钱了有空了孩子大了,或者不忙了,反正永远是有借口,但很多时候是子欲养而亲不在。你等,父母是不能等了。

    所以,这两年,我总是隔一段为父母做点什么。去年,我抽出三天时间,带他们坐动车去了上海,入住一家老别墅酒店,带他们以住地为中心,四处走走,那一趟,父母玩得特别开心。樱花开的时候,我陪着他们去樱花树下吃自助餐,那顿自助餐我们在樱花树下晒太阳聊天,喝咖啡和茶,足足三小时……

    什么都要趁早,有个什么想法,马上去做,什么都要趁早,不要等。那次《桃姐》上映,我觉得电影很适合老人,就放下手中的事,买好票带他们去看,他们很少进影院,看一部可以共鸣的电影,这也是活动之一,不是吗?
, 百拇医药
    趁早还是要趁早。

    我前几年学驾照时,人很少,当时就是想早点拿个驾照,其实也没买车,也没想到开车,那时考驾照不难,我很快考下,虽然开车是在拿照两年后,但是看现在考驾照的人增加了数门课,学的人鱼龙混杂,时间精力都顾不过来,我很庆幸,早做,一件事难度会小很多,精力也充沛,什么都要趁早啊,来得晚的快乐不那么快乐了。蔡康永的一段话特别经典:15岁时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还有一点,我的体验最深刻,就是关于人的想法,你当时想到不做,基本过后就做不成了,或是心境完全不一样了,觉得可有可无了。真的,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冲动,我暂且叫冲动吧。因为人到一定年龄还有想法的确是难得,所以,真的要珍惜。曾经,我就是因为看到一张图片,一冲动,千里迢迢去了四姑娘山,那时无知无畏,海拔近4700米,中巴车还在巴朗山顶坏了一个小时,有高原反应,喝水吃巧克力完全应付得过去,那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天路,从山上往后看,全部是S形,不知车是怎么盘上来了,我相信这样的景色一生中只能殊遇一次,这次行程,如果换到现在,我可能没勇气去了,那么险,如果有高原反应怎么办?如果车子摔下来怎么办?
, 百拇医药
    如果……人年龄越大,顾虑越多,很多事根本就不敢去做。因为当时的冲动,我去了,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那次旅行比任何一次都收获得多……趁早还是趁早!

    我真的比较珍惜这种某一时段的冲动,因为知道,这多么珍贵,当你在世俗生活中慢慢煎熬,你的心境难免会在不知不觉地改变,你当时不去的地方,当时不做的事,也许就没有也许,根本是不可能做的!正因为这样,我鼓励自己有想法时尽量去做!我因为一场谭盾的实景园林版《牡丹亭》千里迢迢去了上海朱家角,我在黄昏将暗的江南园林里听杜丽娘那一声:牡丹亭上三生路,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时,我的心被击中了;我因为高棉神秘的微笑去了柬埔寨吴哥窟,坐在细碎落花的菩提树下看那千年沧桑的笑脸,世界停滞了……事后证明,我的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才是我生活中真正营养的来源,我不要等到我有空,我不要等到将来的某一天,现在不做,将来真的是要老了,也没了那个心境再去千里迢迢,而因为这些营养,我似乎心更年轻了,是不是收获呢?

    所以,趁早还是趁早!
, http://www.100md.com
    我要再等等的事,基本到一年两年后还是没做成,比如我曾经想辞职换一种生活,但是当时很犹豫,一直拖着,拖了几年,再也没了勇气和当初的热血沸腾。现在想想,如果当初坚持,也许不管是好是坏,起码自己尝试了,这是之一,之二,我曾经很想换一个一楼带院子的房子,当时房价还不高,选择余地很大,我总是想,反正先生单位有房子,没必要再买,而且住惯了一个地方,懒得搬家折腾,再等等吧,几年过去,房价翻了不知多少番,我的梦想也只能永远停留在梦想阶段了。一切都是没趁早的原因。

    所以,现在朋友们有个什么想法,我总是鼓励他们,快去做吧,一定要趁早,人为梦想埋单总是有赚的。一拖下去基本就做不成了。

    (心涛摘自《深圳青年·创业版》), http://www.100md.com(子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