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23期
编号:13122634
丹参川芎嗪防治冠心病患者对比剂肾损伤的临床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日 段娜 侯爱洁 李占全
第1页

    参见附件。

     目前诊断CI-AKI的最常指标为Scr,但其并不是急性肾损伤早期的敏感指标[7-8]。有研究认为血清CysC在反映肾功能方面较SCr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9-10],但迄今国内外指南并未将其作为判断肾功能的金标准。因为其较高的敏感性,本研究将其作为一个指标进行评价。并通过对术后各指标变化时间对比,了解血清CysC在预测早期CI-AKI的价值。

    本课题通过研究发现,术后24h与术前比较,对照组血清CysC出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P<0.05),提示造影剂于术后24h已经对血清CysC产生影响,对肾脏产生损害作用;术后24h与术前比较对照组SCr未见显著升高,eGFR未见显著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血清CysC较SCr提前出现升高,说明血清CysC在预测早期造影剂肾损害的敏感性可能优于SCr。Herget-Rosental等[11]报道,临床血清CysC可较SCr提前1~2天发现急性肾功能损伤,其敏感性明显优于SCr等其他指标;与本课题研究结果一致。此结果为今后血清CysC应用于临床作为诊断早期造影剂肾损伤的指标提供理论依据。但由于本研究观察病例数较少,在临床应用血清CysC诊断CI-AKI时,血清CysC升高幅度阈值的界定仍需进一步研究。

    现有丹参川芎嗪的基础研究发现,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等因素有关。根据中医理论,丹参川芎嗪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肌缺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