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23期
编号:13122720
小儿感染性休克行正规扩容法与非正规扩容法的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日 杨轶男
第1页

    参见附件。

     2.3 两组患儿治疗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稳定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感染性休克由感染灶中胞壁产物、毒素、微生物等入侵血液循环引起,婴幼儿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较差,体质较弱,易受到有害毒素感染,发展至感染性休克后可能导致患者代谢系统紊乱,组织细胞缺氧及缺血,最终导致脏器功能衰竭,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相关研究表明,感染性休克致人死亡的机率达40%~85%,由此临床对该病症的治疗给予了相当程度的重视,治疗过程主要采取清理原发感染灶、提升血管活性、合理用药(糖皮质激素、抗生素、胰岛素等)补充血糖及血容量,同时配合进行营养支持[9-10]。本研究选取84例感染性休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2例予非正规扩容法治疗,该治疗方式针对感染性休克患儿受疾病影响表现出的绝对或相对性血容量不足,进行了血容量扩充治疗,以提升患儿血量循环功能,取得一定疗效。

    观察两组患者血液中各指标水平,可得经治疗,研究组患者的血液中Na+离子浓度为(125.43±10.67)mmol/L、Cl-离子浓度为(98.31±10.02)mmol/L,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38.36±12.05)mmol/L与(102.17±12.4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研究组患儿的机体代谢平衡性与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均较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