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11期
编号:13126797
两种方法矫治乳前牙反的对比(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日 李曼煜 李秦莉
第1页

    参见附件。

     1.3 观察指标

    (1)下颌前倾情况;(2)上、下前牙覆盖覆合情况;(3)上颌骨是否有生长抑制,限制下颌骨前移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1.0分析的结果,分析了两个组不同时间点达到矫治人数的构成比,和两组复发率的对比。采用确切概率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同时间点达到矫治人数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上颌垫式矫治器法与复合树脂唇切面斜导板法在矫治效果和复发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会影响矫治效果,也不会导致更多的复发现象。见表1。

    3 讨论

    乳前牙反是儿童牙颌畸形中最常见的,会影响到儿童的牙齿健康、颌骨的发育以及口腔基本作用的发挥[8]。而且一旦形成乳前牙反,自行恢复非常困难,因此必须在早期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矫治,以阻止由于反而导致的颌骨非正常的生长发育,避免其发展成Ⅲ类骨型的畸形[9]。有研究表明:乳牙期安氏Ⅲ类错儿童的上颌骨前后向的发育不足,前颌部相比正常儿童后缩[10]。因此口腔医生一直在探索更适合的矫治方法。

    本文通过观察分析临床病例,讨论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异。在治疗理论上,采用前牙直接粘贴“复合树脂唇切面斜导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