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10期
编号:13128429
持续呼吸机治疗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及频率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5日 孙传鹏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湿化罐是呼吸机管道上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内湿化液起到湿化患者气道,减少不必要水分丢失等作用,我们不建议在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时候进行湿化罐的更换,因为在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时候一旦更换湿化液则需要临时对患者的呼吸进行中断,并使用简易呼吸囊临时通气,此操作不仅不利于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治疗且可能将附着于气管导管或气管套管套囊上的致病菌迁移至下呼吸道而加重患者感染甚至引起耐药菌的多重感染,本研究观点与黄碧灵等[5]相符。本组发现进行管道预先消毒灭菌及7d更换处理的患者,168h及连续使用7d后其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咽峡部、下呼吸道、呼吸机管路及湿化器内采集样本微生物培养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本研究均使用双加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有效的避免了冷凝水的倾倒操作,我们建议在临床使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冷凝水的产生,因为患者在行机械通气的时候,细菌很容易寄居在呼吸道管道内[6],尤其是呼吸机管道内的冷凝水中其致病微生物含量更高,作为一种致病微生物的良好培养基进一步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所以临床操作上我们建议定时排空冷凝水的收集瓶,严防冷凝水逆流,注意在倾倒和排放冷凝水的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尽量减少开放呼吸回路的时间和次数,减少交叉感染,有条件时建议使用一次性密闭式双加热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能有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