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10期
编号:13128674
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上消化道出血并休克32例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0期
     休克可分为低容量性、心源性、发布性、梗阻性4类,休克的治疗应针对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而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对于失血性休克,止血和扩容是治疗的关键。传统的观点认为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应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故应快速输注大量的液体,以保证脏器的灌注,这称为积极液体复苏或充分液体复苏。然而支持这一观点的动物模型和临床观察都是已控制出血者。此种复苏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Wiggers及其后的Traverso的控制性出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近年的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观察到,在失血性休克活动性出血时进行充分液体复苏会使出血增加,使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加。可能的原因是充分液体复苏使小血管内已形成的血栓在血压恢复后被破坏,再次出血;代偿性血管痉挛在血压恢复后出现血管扩张,加重出血;大量输液引起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造成不易止血或已形成的血栓破坏[6],加重出血;同时,大量输液会导致体温下降,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血液稀释,血液的携氧能力下降,代谢紊乱,影响预后。2002年WHO资助的Cochrane创伤调查组指出:“我们从随机对照的研究中,没有证据支持在未被控制出血时给予早期、大剂量的液体治疗”[7]。

    限制性液体复苏是指在出血未控制的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中,限制液体输入量及输入速度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1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