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18期
编号:13151952
常见中药掺假的辨别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8期
     [摘要] 目的 介绍常见中药的识别方法,为中药掺假提供有效的分析鉴别方法。方法 购买多种常见中药如穿山甲、银花、茯苓等并与相应的掺假的中药进行对照,将两者的特性进行总结归纳,并记录相应的鉴别方法。 结果 本研究对近10种常见掺假中药进行鉴别,并对其相应的鉴别方法进行优化,为中药的鉴别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结论 本研究提供的常见中药掺假的鉴别方法,具有简便、高效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常见中药;掺假;鉴别方法

    [中图分类号] R9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8-112-02

    中药在我国药品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其质量安全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近年来随着药品价格的上涨和药材的供货紧张,加剧了中药掺假、造假现象的兴起[1]。本研究对目前市面上一些常见掺假中药进行分析鉴别,并将其鉴别方法进行整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中药

    1.1 冬虫夏草

    1.1.1 掺假 常见的掺假手段主要分为3类[2]:(1)虫草中插小木棒;(2)用经过着色的面粉通过模具加工成虫草;(3)用白矾水对虫草进行浸泡。

    1.1.2 鉴别 基于上述分类其鉴别方法可分为3类:(1)将虫草折断后展开即可;(2)用清水对虫草进行浸泡,清水变色且虫体变形;(3)用口尝,虫草有涩味且虫体坚硬。

    1.2 茯苓

    1.2.1 掺假 将面粉压块成不规则块状混入茯苓真品中[3]。

    1.2.2 鉴别 主要从外观、口感、浸泡上对其进行鉴别。真品特征为:外观:表面平坦且规则的白色或微粉色片状、或块状固体;伪品:表面不平的且不规则的白色固体。口感:真品粘牙且混有小石粒或沙粒;伪品不粘牙且无混杂其他杂物。浸泡:真品经煎煮仍可保持原状;伪品不久即融化成糊状。

    1.3 天麻

    1.3.1 掺假 通常情况下,将天麻进行蒸煮,并将填充物从天麻的中处空处塞入。

    1.3.2 鉴别 真品的外观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形状:椭圆或长扁状,表面多有皱褶或横纹;(2)颜色:多为黄白色或淡黄色;(3)质地:坚硬表面呈角质状,将其切断后断面呈黄白色或淡棕色;(4)口感:涩且味苦。因目前天麻掺假一般从外观上难以鉴别故目前常用的鉴别手法为对天麻进行刨开,即可见到内部的填充物。

    1.4 穿山甲

    1.4.1 掺假 伪品一般为用塑料通过塑模进行外观上的仿造[4]。

    1.4.2 鉴别 穿山甲的药用部分为其鳞片。真品穿山甲特征:其外观呈三角形、菱形或是盾形,大小不一,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且在鳞片上可以清晰看到数十条排列整齐的纵纹;颜色:有光泽且半透明的黄褐色或褐色;质地:角质状,且有韧性难折断;气味:有腥味,口感较淡。伪品可通过外观对其进行鉴别,其主要区别为伪品表面纹理不真实且手感光滑,相同体积下,质量较重。

    1.5 猪苓

    1.5.1 掺假 通常为芍药掺入猪苓中。

    1.5.2 鉴别 猪苓属于真菌类,为多孔科猪苓的菌核[5],其主要的形态特征有: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片状固体且边缘不规则,整体呈皱缩状且有突起;颜色:外观呈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内切面呈黄色或乳白色;质地:较软、有弹性;口感:细腻,且微苦。赤芍属于毛科植物,为赤芍的根部,其特征为:形状:多为不规则的片状,边缘较整齐,仔细观察可见某些根部特征;颜色:表明呈棕色或褐色,切面呈紫红色;质地:较硬,无弹性;口感:酸涩,且有香味。主要通过刨开观察其切面颜色和品尝其口感进行鉴别。

    1.6 银花

    1.6.1 掺假 用玉米面混合糖水或是蜂蜜水制得伪品混入真品中。

    1.6.2 鉴别 银花为多年生藤本植物忍冬的花。其基本特征为:花梗处有短毛和腺毛,花长约3.5mm;花萼长约2mm且无毛;花冠呈唇形;齿裂,裂片呈长三角形;味苦[6]。其主要的鉴别方法为:用手抓样品,若有粉状物质附着,说明药材中掺有玉米面,若有粘稠且湿感,说明药材被喷撒糖水、蜂蜜水。

    1.7 金钱白花蛇

    1.7.1 掺假 用黄链蛇冒充。

    1.7.2 鉴别 金钱白花蛇为银环蛇的干燥幼体,有祛风、止痉的功效[7]。其形态学上的主要特征为:其盘径为3~5cm,蛇体直径约为0.5cm,蛇头呈长椭圆形;颜色:背面呈黑色,腹面呈白色或黄白色;鳞片:呈菱形且有光泽,上唇鳞7(8)2-2-3式,眼前鳞1,眼后鳞2(1),背鳞平滑,尾下鳞呈单行。伪品黄链蛇的主要特征有:其体形较金钱白花蛇小,其盘径仅为2.5~3cm,蛇体直径约为0.3cm,蛇头较扁;颜色:头部颜色呈白色或黄色;鳞片:呈菱形且有光泽,上唇鳞8.2-3-3式,眼前鳞1,眼后鳞2,背鳞17-17-15,尾下鳞呈双行。其主要鉴别方法为测量其盘径、对蛇体的鳞片排列形蛇头的颜色进行比对。

    1.8 海金沙

    1.8.1 掺假 用普通细黄沙或滑石粉掺入真品中冒充。

    1.8.2 鉴别 真品海金沙具有下述特征:(1)色泽:有光泽的黄棕色,细腻颗粒;(2)质感:较轻,可浮于水面;(3)点燃时发出爆响。伪品特征:(1)色泽:棕黄色无光泽;(2)质感:较重,沉于水底;(3)点燃发出花火。一般通过观察在水中的沉浮和点燃后的现象对其进行鉴别。

    1.9 麝香

    1.9.1 掺假 用面粉混合香精通过模具制成真品的形状,或是用水泥、面粉等物填充于囊内以增加其重量。

    1.9.2 鉴别 目前市面上的药用麝香主要为毛壳麝香[8]。它具有下述的特点:(1)外观:呈扁圆囊状球形;(2)色泽:开口面为棕褐色革质且在周边有白毛,另一面为棕褐色带皱褶的皮膜;(3)香气浓烈。伪品特征:(1)外观:大小与真品相近,但囊孔一般超过3mm较真品大;(2)色泽:皮膜面无光泽、弹性差、硬度高;(3)香气较淡不浓烈。主要的鉴别手法可分为4类:(1)手捏:取少量麝香粉末与手中揉搓,真品易成团,且不沾手,不成块;伪品难成粉状散开且黏手易成块不细腻。(2)口尝:真品味辛辣且微苦有强烈的窜喉感;伪品无窜喉感且味道不正。(3)火烧:将锡泊纸置于火上加热,放少量药材粉末于锡泊纸上,香气浓郁无焦味,且粉末膨胀起泡,燃尽后残渣呈白色或灰白色。伪品:相同的方法对伪品进行检验发现其有浓重的烧焦味,烟大有火焰,且残渣呈黑色。(4)水溶:将粉末投于热水中,真品可均匀溶于水中,呈糖浆状且具有浓郁的香气;伪品溶液多浑浊且无香气。(5)蒜汁法:把用蒜汁浸泡过的细线穿过麝香的囊孔,真品使得细线上蒜汁的味道消失,伪品则无明显变化。

    2 总结

    由于中药材受季节、产地、市场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近年来其货源呈现日益紧张的趋势,这使许多不法分子有机可成,其造假掺假技术也在不断的提升。这无疑加重了药学工作者对其进行鉴别的难度,因此这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知识,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为杜绝假货流入市场、保证药品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赵连松.中药掺假近况概述[J].基层中药杂志,2010,5(13):163-165.

    [2] 赵延达,来庆国.常见的中药掺假现象[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1,11(2):88-91.

    [3] 杨建文,叶凤.几种贵重中药掺假成因分析及鉴别方法[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1,4(11):198-201.

    [4] 徐有光,徐晓燕.金银花掺假经验鉴别法[J].中国实用医药,2010,14(1):547-549.

    [5] 陈士凤.几种常用中药掺假的鉴别[J].辽宁药物与临床,2012,5(21):1132-1134.

    [6] 王可太.介绍几种掺假中药的鉴别[J].中药之窗,2010,17(11):37-39.

    [7] 沈妙法,史丽红.几组掺假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J].现代应用药学,2010,4(8):138-141.

    [8]吕洁.常用掺假中药的识别或鉴别[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12(4):415-418.

    (收稿日期:2013-06-07), http://www.100md.com(付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