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16期
编号:13154053
胃肠道间质瘤128层螺旋CT诊断及危险度预测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15日 刘海明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MSCT影像特征及生物学危险度评价。 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合文献分析与肿瘤危险度相关的MSCT征象。 结果 21例患者肿瘤极低危险度1例(4.8%),低危险度2例(9.5%),中等危险度5例(23.8%),高危险度13例(61.9%)。GIST的生特学危险度与肿瘤的大小、形态、密度、边界以及肿瘤坏死出血、邻近器官侵犯、转移有关,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GIST的生特学危险度与肿瘤增强程度、钙化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GIST的MSCT有一定的影像特征,CT征象能较好地反映GIST的病理组织学特点,有助于肿瘤生物学危险度的评价。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评价;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 R44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6-96-04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类来源于消化道的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具有自身形态学、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特征,能特征性地表达CD117。由于临床研究及免疫组化、电镜相关病理技术的发展,认为GIST具有多分化恶性潜能,应用肿瘤的不同侵袭危险性来评估GIST的生物学行为更为准确。本研究收集2006年4月~2013年3月经手术、病理免疫组化证实的GIST 21例,结合文献分析与肿瘤危险度相关的MSCT征象,以期提高GIS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6年4月~2013年3月经手术、病理免疫组化证实的GIST患者21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