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14期
编号:13156745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同型半胱氨酸及肌酸激酶活性的变化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15日 赵彩虹
第1页

    参见附件。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数据分析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试验组治疗前与对照组的比较采用t检验,试验组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试验组治疗前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情况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肌酸激酶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2.2 试验组治疗前后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肌酸激酶的变化情况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肌酸激酶均明显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3。

    2.3 试验组治疗前后FT3、FT4及促甲状腺素的变化情况比较

    试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FT3、FT4、促甲状腺素水平均升高,且接近正常(P<0.05),具体见表4。

    3 讨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由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所致[5]。甲状腺激素减少会造成体内一系列代谢异常,如脂肪代谢异常,表现为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总胆固醇升高[6-7]。本研究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较健康人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均升高(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研究发现[8],甲状腺激素可调节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因肝脏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下降而使其清除推迟,从而升高了血清中此蛋白的含量,同时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也随之升高。通过治疗,甲减患者甲状腺激素含量回到正常,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加强,颗粒被及时清除,使体内血脂水平整体下降。本研究也证实,通过治疗,所有入组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脂情况明显得到改善,且与治疗前差异明显(P<0.05)。

    本研究还证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