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10期
编号:13164520
回顾性分析“胰抗散”换药治疗60例糖尿病湿性坏足的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5日 王艳云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全身性疾病,可同时合并有心、脑、肾等病变,应采取局部与全身相结合的治疗原则,重视降糖、抗感染、改善血液循环、营养神经、降血压等基础治疗[6]。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因病情复杂、又存在感染、血液循环差、血糖高等多种原因,故治疗时间长、住院费用高严重的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中医学认为,糖尿病足属瘀血滞络,络脉痹阻,血行不畅,无力滋养四肢百骸,络脉失养,损伤,瘀血为患,故出现肢体关节痹痛,肌肤麻木不仁,肌肉萎缩,脉络痹阻,瘀血化生湿热,注于足部所致[7]。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优势明显,大多数中药作用温和而持久、较少发现毒副反应。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大、小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在机械性损伤并发感染时导致糖尿病足的出现,引发糖尿病的肢端坏疽[8]。根据糖尿病足部病变的性质,可分为湿性坏疽、干性坏疽和混合型坏疽3种临床类型,临床糖尿病足多为湿性坏足,约占糖尿病足的3/4,多因肢段循环及微循环障碍所致,常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皮肤损伤感染化脓。

    糖尿病坏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不但要承受病情本身的痛苦还要承担经济上的负担。“胰抗散”含有多种名贵中药生肌效果尤为显著,药效可以持续作用创面,以达到7 d换药1次,最大限度的解决了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应用“胰抗散”换药可以真正做到缩短治疗周期、降低费用、减少截肢,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从而减轻社会与家庭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王富军,苏胜偶,王战建.内分泌代谢病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4.

    [2] 叶任高.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59.

    [3] 南征,南红梅,南一,等.消渴肝病辨治[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4,20(4):1-2.

    [4] 吕志强.唐舒康液对糖尿病足截肢率的影响[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0,11(32):509-510.

    [5] 于秀辰,杨博华,吴婧,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70.

    [6] 俞慧琴.保湿性敷料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9,9(7):560-561.

    [7] 范冠杰,吕仁和.糖尿病足的分期辨治及对患者微循环的影响[J].中医杂志,1998,39(7):421-424.

    [8] 李仕明.糖尿病足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J].内科急危重杂志,2008,8(1):2.

    (收稿日期:2013-03-04)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