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22期
编号:13175541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5日 孙月霞 路晓芹 贾振林
第1页

    参见附件。

     1.3?观察指标

    全部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患者心律及ST段改变情况。心肌损伤标志物采用深圳百恩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CK-MB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采用美国生物诊断产品公司的试剂盒。上述指标溶栓前及溶栓后每2小时测定1次,溶栓后第2天开始每天测定1次,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发病时的肌钙蛋白(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峰值浓度,观察上述两种指标峰值浓度及恢复正常的时间。治疗后随访观察患者血管再通率、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心力衰竭及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溶栓治疗效果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比较

    研究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CTnI、CK-MB峰值浓度及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3。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住院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腹部不适4例,头昏1例,便秘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腹部不适3例,穿刺点瘀斑1例,恶心头昏1例,便秘2例,全部不良反应均轻微,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缺血所引起的组织损伤是致死性疾病的主要原因,诸如冠状动脉硬化导致的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在缺血性疾病抢救和治疗过程中,医学家们渐渐发现,对组织造成损伤的主要因素,不是缺血本身,而是恢复血液供应后,过量的自由基攻击这部分重新获得血液供应的组织内的细胞造成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