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12期
编号:13178872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5日 林妃红 林果 苏学富 黎亮 冯文科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观察并探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确诊收治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82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42例行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对照组40例行地塞米松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变化。 结果 治疗后两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最大呼气流速值、用力肺活量、用力1秒肺活量等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运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 甲基强的松龙;丙种球蛋白;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中图分类号] R725.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2-74-02

    作为婴幼儿呼吸道感染中最重要、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儿科所关注的重点。有部分学者研究发现,RSV在5岁以下儿童中的感染发病率达18%,甚至有61%需住院治疗。但截至目前为止,有关RSV的感染机制尚不清楚,因而临床治疗尚欠缺可行性较大的方式[1]。因此,本研究特观察并探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方法及疗效,现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于2010年9月~2012年3月确诊收治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82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外科学分会关于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3例,女39例;年龄1个月~4岁,平均(2.4±1.1)岁,病程1~3 d,平均(2.0±0.4)d。在知情同意并签订自愿协议书的情况下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42例行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对照组40例行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