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3期
编号:13183101
某院78例输液反应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日 王志斌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4~8月收集的78份输液室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 引起ADR最多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盐酸头孢吡肟,累及器官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 结论 应加强药品ADR监测及报告工作,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关键词] 输液反应;不良反应;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20.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3-172-02

    鉴于7~8月天气持续高温,细菌滋生旺盛,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笔者所在医院临床输液反应群发现象较为突出,为加强笔者所在医院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临床输液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合理、安全、有效。现特针对笔者所在医院临床近4个月上报的78份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各科用药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4~8月临床药学室确定的各科药物不良反应报告78份,按ADR表现为临床输液反应类型,引发ADR的药品种类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引起ADR反应的药物名称、例数、百分率,见表1。

    3 讨论

    3.1 发生输液反应群发时间段

    上次临床上群发输液反应时间为7月20~29日,而这次群发输液反应时间为8月10~22日,这2次都是天气为37℃高温持续达10来天,由此可以看出天气炎热是诱发输液反应的重要因素,当气温异常升高时,人体机能抵抗力下降,对身患疾病的人来说为更甚,当人体对药液中的微粒和热原耐受阈下降时,就会出现热原样反应。所以临床上应避免多药合并使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