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6
编号:13741393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糖尿病性胃轻瘫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6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2月-2012年4月收治入院的70例DG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原控制血糖方案不变,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症状、体质加入中医治疗。结果:治疗组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糖尿病性胃轻瘫治疗显著,好转率较对照组提高2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显著。

    【关键词】 糖尿病; 胃轻瘫; 中西医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6-0124-01

    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大多数见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不重视控制饮食的糖尿病患者。与自主神经及内在神经病变、胃肠道运动、胃肠激素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Cajal间质细胞数目减少等因素有关,是继发于糖尿病基础上的以胃动力低下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其特征是与糖尿病相关、没有胃机械性梗阻的情况下出现胃排空延迟。临床上可见上腹不适、恶心、嗳气、反酸、餐后腹胀、胃纳减退、呕吐、腹痛和体重减轻等症状。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月-2012年4月收治入院的70例DG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年龄45~78岁,平均(63.2±3.9)岁。治疗组35例,年龄47~73岁,平均(63.6±4.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在采用西医胰岛素类药物40 U/ml,皮下注射,1次/d,餐前1 h进行控制血糖外,加入胃肠动力药及镇吐药,多潘立酮(吗丁啉) 3~4次/d,10 mg/次。莫沙比利、西沙必利据病情15~40 mg/d,分2~4次。对照组35例,采用以上西医方法,原控制血糖方案不变。

    1.2.2 治疗组 在上述西医用药同时,根据患者的特征、症状来进行辨证论治的中医治疗。辨证论治多采用健脾温胃、疏肝养胃、滋阴养胃、消食化痰、消痞散结、温中和胃、活血化瘀、清泄胃热。
, 百拇医药
    2 结果

    对照组明显好转19例,好转率54%,轻度好转11例,占32%,无效5例,占14%。治疗组35例,明显好转28例,好转率80%,轻度好转5例,占14%,无效2例,占6%。治疗组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好转率较对照组提高26%。

    3 讨论

    多潘立酮(吗丁啉)为周围神经多巴胺受体阻滞药,能有效、耐受、持久地改善DGP的症状,副作用较少,可长期服用[2];莫沙比利、西沙必利是新一代全胃肠促动力药,增加胃肠蠕动收缩,调节胃和胆囊及直肠的排空,协调胃肠道括约肌的松弛与收。直接作用于肠肌间神经丛。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好,而且无明显副作用,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最佳药物[3]。

    在临床中中医疗法有不同医师提出很多治疗体会,如李革[4]对DGP作如下论治:(1)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来寒热并治,治疗脾胃不和、寒热错杂型;(2)脾胃虚弱型,治以香砂六君子汤加焦三仙健脾益胃来达到健脾和胃;(3)给予麦门冬汤加减来治疗胃阴虚型,达到降逆止呕、滋阴养胃的效果;(4)以柴胡疏肝散加乌药、百合来疏肝和胃治肝胃不和型。刘志勤等[5]将DGP分为4个证型论治:(1)肝气犯胃型:方用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宜疏肝理脾,和胃降逆;(2)胃阴不足型:方用麦门冬汤合增液汤加减,治宜降逆止呕, 滋养胃阴;(3)饮食停滞型:方用保和丸加味;治宜和胃降逆,消食化滞;(4)脾胃虚寒型: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宜和中降逆, 温中健脾。潘锦瑶等[6]通过针刺治疗,选穴:巨虚(双侧)、足天枢(双侧)、三里(双侧)、内关(双侧)、下中脘,并西安杨森生产的吗丁啉口服,加以藏药厂生产的六味能消胶囊口服同时配合。
, http://www.100md.com
    西药治疗糖尿病胃痉瘫引起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多,口服吗丁啉,胃肠动力药:甲氧绿普胺、达立通颗粒,对周围及中枢多巴胺受体均有拮抗作用,但有抑郁症、智力下降、嗜睡等意识模糊等精神症状,故不宜长期服用。而采用中医长期用药,并根据病情来进行药物的加减,可从根本上治愈。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DGP效果显著,减少了西药的用药,降低了一系列由药物引起的副作用,通过中药的运用,辨证论治,与西药互消互长,扬长避短,标本兼治,既能通过西药控制患者突发的呕吐、血糖升高,又可以用中药从根本针对病因治疗,中西医治疗互相补充,有机结合,是目前治疗DGP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衡先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9-372.

    [2]柯美云,蓝宇.糖尿病胃肠并发症的动力障碍及其机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3):164-165.

    [3]李琴,胡道松,茹立强,等.胃化学性炎性痛时幽门括约肌肠神经系统内一些神经活性物质的变化[J].中国神经科学杂志,2002,18(3):54-56.

    [4]李革.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轻瘫102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5):614-615.

    [5]刘志勤,吕蕾.辨证论治糖尿病性胃轻瘫214例[J].河北中医,2003, 25(10):738.

    [6]潘锦瑶,蔡敬宙,刘艳虹.六味能消胶囊配合针刺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22):2971., http://www.100md.com(黎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