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23
编号:13747050
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3
     【摘要】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40例患者按照常规护理,研究组的患者分别对其实施环境、心理、透析前、透析后、上下肢、家属等方面的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接受率、护理满意度、患者生存质量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液透析接受率100%、护理满意度95%以上、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了很好地改善相比对照组。结论: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血液透析中,不但可以让患者接受安全、 舒适、规范的血液透析治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对血液透析的接受率,并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内涵,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舒适护理;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3-0062-02

, 百拇医药     血液透析是一种有效的替代疗法来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2]。该类患者由于长期靠进行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期间患者的饮食也受限,同时由于身体疾病状况所带来的各种机体功能的失调及血液透析引发的各种并发症会让血液透析患者在平时治疗中出现种种不适,其中包括心理、生理及社会方面的因素。而舒适护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新型护理模式[3-4]。其主要是通过对患者心理、生理的舒适护理,从而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及家庭上得到最大的满足感和达到愉快的境界,进而提高血液透析的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本文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来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4~80岁,平均52岁。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每周进行2~3次血液透析,每次透析4~4.5 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只采取普通的常规处理。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实施舒适护理模式。

    1.2.2.1 环境舒适护理 保证透析室空气的清新、干净的环境、良好的通风和柔和的光线。透析室在每班换班时需进行循环空气消毒,进行适度的通风。在患者透析结束后应该及时更换床单、被套等床上用品。患者在进入透析室前必须更换透析室专用的拖鞋和衣服。透析室严格执行班班消毒制度以及严格的陪护制度,严格控制进出的人员。确保透析室内外的安静,电视机音量适度,播放的节目柔和。

    1.2.2.2 心理舒适护理 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由于长期的医疗费用负担及疾病的不能彻底医治,患者及家人逐渐对其失去信心,加上病友的相继离开,亲人关心的淡化,导致患者心理的不适感逐渐加重,因此透析前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舒适护理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及时关怀患者,经常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增强患者的自信,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提高生活质量。对于第一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主动向患者介绍血液透析室的环境及血液透析的操作流程,同时面带微笑采用安慰性的语言询问患者病情,并积极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血液透析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及血液透析的安全性等来减少患者对血液透析治疗的恐惧感,使患者和家属积极配合医生的血液透析和治疗。而对于再次透析的患者,则要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及上次血液透析后的相关情况,主动询问患者对护理的要求,并尽量满足患者的护理要求,积极鼓励患者,增强自信心。
, 百拇医药
    1.2.2.3 透析中的舒适护理

    1.2.2.3.1 内瘘穿刺的舒适护理 将患者安置于一个舒适的体位,并使其充分暴露穿刺侧肢体,医护人员合理的选择穿刺点,每次血液透析穿刺都应该及时更换穿刺部位以避免针眼出现渗血现象。操作过程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并争取一次成功,为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患者痛苦医护人员可以在穿刺过程中适当与患者进行交谈,或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来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1.2.2.3.2 引血期间的舒适护理 穿刺成功后需将穿刺针和透析管路进行连接,一边进行缓慢引血一边与患者进行交流,并且面带微笑主动询问患者穿刺处是否疼痛,是否有头晕、眼花等不适症状,鼓励患者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应及时处理。引血完毕后,因仔细核对医嘱并妥善固定,必要时可在穿刺侧肢体的下方垫一软枕,使患者舒适,护理人员需积极指导患者在不影响血液透析的前提下如何进行肢体的活动。

    1.2.2.4 透析期间的舒适护理 积极加强护理巡视,在透析期间每30~ 60分钟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一次,并做好详细记录。如果发现患者不适应及时处理,并报告主治医生积极调整透析方案。期间严密观察血液透析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红肿等,观察穿刺针有无松动、移位甚至滑脱的情况。巡视中密切留意机器的报警信号,及时排除故障,进而消除患者的紧张、不安、烦躁的心理。
, 百拇医药
    1.2.2.5 透析后的舒适护理

    1.2.2.5.1 下机期间的舒适护理 透析结束后的回血操作应该熟练,迅速拔针、轻柔,按压位置准确且力度适中,防止穿刺点出现渗血现象,在回血过程中应及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

    1.2.2.5.2 下机后的舒适护理 积极协助患者称量体重以此判断超滤量的准确性。主动向患者讲述透析间期在饮食、用药、活动及内瘘的自我护理等注意事项。

    1.2.2.6 加强家属的沟通 医护人员应主动找患者家属谈话,耐心安抚家属,并告知患者病情稳定的重要性,积极鼓励患者家属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患者提供充足的物质及精神方面的支持,让患者感受到亲人的关爱和温暖,从而树立起生活的自信,积极良好的心态与病魔作斗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液透析接受度100%,对照组85%;护理满意度95%以上,对照组80%,且透析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通过舒适护理血液透析的患者内心的受尊重感和对治疗的满意度均有提高,对血液透析治疗的紧张程度也大大降低,患者能主动与护士进行护理方面的交流,并积极有效配合治疗,达到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 百拇医药
    3 讨论

    通过在血液透析中实施舒适护理,患者内心的受尊重感和对治疗的满意度均有所提高,对血液透析治疗的紧张程度也大大降低,患者能主动与护士进行护理方面的交流,并积极有效配合治疗,达到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舒适护理是指将以人为本的护理思想始终贯穿于护理工作中,渗透护理工作的每一项具体行为中。护士除了掌握精湛的护理技术、丰富的专业知

    识及体贴周到的护理服务外,还要积极学习新的护理技术,不断创新和加强舒适护理的训练[5-6],让护理从细小处着手,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真正做到人文关怀,最大限度的保证血液透析的治疗质量,让患者满意从而提高患者疗效。

    本研究通过对8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结果显示舒适护理模式的开展让患者感受到比原来更多的温暖与关爱,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也同时使患者生活的兴趣和存在的价值感得到了提高,增强了与疾病斗争的信心,能更好地配合血液透析治疗,从而提高了疗效和生存质量。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金燕,沈卫利.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5):23

    [2]董梅.舒适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0,5(1):110.

    [3]丁晓仙,朱丽.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病人中应用探讨[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7,8(2):2.

    [4]蒋莉.血液透析中舒适护理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09,10(18):933-934.

    [5]向彩春,熊清,伍朝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1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6(1):123.

    [6]陈玲.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11(8):111-112.

    (收稿日期:2012-03-02) (编辑:程旭然), 百拇医药(朱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