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23
编号:13746962
外科SICU中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3
     应引导患者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原发病,且严密监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患者出现发热症状,则应严密监视患者体温变化;加强治疗中患者的营养支持,以进一步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加强患者皮肤及口腔观测,若发现口腔等部位的隐蔽病灶及时治疗。防止患者因体位更换、翻身及身体震颤等情况出现的不适症状,以预防肺、皮肤等部位的再次感染。

    3.5 增强SICU环境清洁的管理

    SICU中应注意房间的通风性能,保持空气质量,可以使用动态空气消毒机等工具来增强空气质量。需进一步加强环境清洁的制度,房间的湿式扫除等需按时进行;增强管理家属探视制度,保持减少室内的人流量,降低因人而带入感染源的条件。对医护人员严格采取多洗手的要求,以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

    4 讨论

    在现今医院感染中ICU的下呼吸道感染为发病率最高,因感染导致患者死亡的概率也高居首位,其比例可以达到50%。呼吸道院感的促发因素是多元的。但口咽部定植菌侵入下气道则是菌株来源的主要方面。由于ICU患者治疗期间基本长期卧床,且因病情危重,多数患者均处于昏迷或意识模糊状态,其人体自身机体功能下降,导致肺活量不足,咳嗽反射时出现减弱,痰液无法正常排出,则致使呼吸道细菌频繁滋生。根相关文献报道,70%的意识障碍患者,可将口咽部份泌物吸入下呼吸道[2]。而置胃管不仅使胃定置菌上移口腔,也可由反流至下呼吸道。此时,患者呼吸道免疫功能下降,也是增加下呼吸道院感因素之一。且以上情况的发生必须以气管切开、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吸痰等侵入性操作来应对,此种类的创伤性治疗又为外源性感染造成了相应条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SICU中的4种侵入性操作与医院内呼吸道感染有直接关系。
, 百拇医药
    本组资料显示≥60岁院感率与<60岁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本组≥60岁的32例患者中20人(62.5%)有高血压脑出血、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有资料报道,肺部感染和昏迷程度是正相关[3]。刘学源等[4]报道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感发生率高达85.1%。游洁等[5]报道不良生活习惯也增加下呼吸道院感发生率。而且,随着这些人机体抵抗力下降,住院(ICU)时间延长,院感染率上升,也是不争事实[6]。

    综上所述,呼吸道院感的促发因素多种多样,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ICU入住时间,是降低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15(20):314-320.

    [2]汤丽霞,李江丽,马兰大皇,等.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细菌感染临床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3):267-268.
, 百拇医药
    [3]代永静,王建荣.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2):239-240.

    [4]刘学源,陈王娟,杜望春,等.脑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6):268-270.

    [5]游洁,张传新,王金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的主导因素监测研究[J].中华健康文摘,2007,4(6):619-621.

    [6]陈蜀岚,陈光云.医院ICU呼吸道感染状况调查分析[J].医学预防情报杂志,2008,24(17):515-517.

    (收稿日期:2012-05-07) (编辑:李嫚), 百拇医药(肖金石)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