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35
编号:13758892
住院及输血前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35
     【摘要】目的了解铜仁地区住院及输血前患者感染性标志物的感染现状,及早发现阳性患者,以便做好自我防范及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同时能有效地避免医疗纠纷。方法对铜仁地区人民医院19 368例住院及输血前患者进行甲肝(HAV)、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五项进行检测。结果HAV阳性196例(1.01%),HBsAg阳性945例(4.88%),HCV阳性428例(2.21%),抗-HIV阳性236例(1.22%),抗-TP阳性228例(1.18%)。结论铜仁地区住院及输血前患者感染性指标均有一定比例的感染率,所以对其检测非常重要,不但能早期发现患者的疾病,预防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而且能有效地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感染性标志物;甲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丙型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

    在临床抢救和治疗患者的过程中,输血是其常用的医疗手段之一。但近年来医患关系的日趋紧张,医疗纠纷不断升级,外加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管理的加强,从而提醒医务人员要加强自我保护,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消毒灭菌,控制医源性感染。为了减少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本院对住院及输血前患者进行甲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丙型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等五项检查已成为常规检验项目,为了解笔者所在医院住院及输血前患者的感染情况,特对2010年5月1日~2011年4月30日笔者所在医院19 368例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
, 百拇医药
    1资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2010年5月1日~2011年4月30日共19 368例笔者所在医院住院输血前患者,由病房静脉采集患者血液标本3~5 ml送检。

    1.2试剂乙肝表面抗原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甲肝、丙肝、抗-HIV初筛及抗-TP试剂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1.3方法所有项目的检测均按试剂说明书及《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相关要求进行,并带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室内质控,HIV初筛阳性标本重新进行双孔复查,仍为阳性者送地区疾控中心确认。

    1.4仪器酶标仪: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KHB ST-360;洗板机:深圳市汇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结果
, 百拇医药
    19 368例患者共检出HAV阳性196例(1.01%),HBsAg阳性945例(4.88%),抗-HCV阳性428例(2.21%),抗-HIV阳性(经铜仁地区疾控中心实验室确认)236例(1.22%),抗-TP阳性228例(1.18%)。

    3讨论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抢救危急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住院患者及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救治过程中也有可能发生院内交叉感染,为了减少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为此自从2000年《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颁布以来,笔者所在医院就对手术和输血前的患者均要求做HAV、HBsAg、抗-HCV、抗-HIV、抗-TP等五项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这样有利于尽早发现疾病,尽早制定治疗方案,并更能有效地防止院内感染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HBsAg阳性率为4.88%,明显低于钟小权[1]报道的13.75%,这可能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外加基础免疫的普遍推行和地区差异等有关。近年来,随着人群对输血及院感引起的疾病的认识不断加强,尤其是1998年10月1日起实施无偿献血以来,已明显降低了经输血而感染HBsAg,但由于检测试剂的灵敏度和窗口期的存在,不能早期检出HBsAg等感染性疾病,所以输血仍存在很高的感染风险。
, 百拇医药
    HCV阳性率为2.21%,与葛冰磊[2]2.49%的报道接近。HCV是威胁我国输血安全和院感的主要病毒,且感染发病后治疗效果不佳,转为慢性肝炎,进而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的概率较高,危害大。有报道,我国自然人群中HCV阳性率为0.7%~3.1%,本次为2.2%,在自然人群分布范围内。

    HIV阳性率为1.22%,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报道,这可能与地区差异等有关,据铜仁地区疾控中心实验室的记载,自从能在血清中检测出HIV以来,本地区就是HIV的高发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来人员、流动人员的增加,HIV感染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医务人员长期接触各种患者和被污染的血液和物品,最易造成院内交叉感染,提醒医务人员要加强自我保护,同时保护患者不被感染,在对患者的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废物和被血液污染的器械应严格进行消毒灭菌,避免传染和传播。

    TP阳性率为1.18%,明显高于葛冰磊[2]报道的0.68%,人是梅毒螺旋体的惟一传染源,传染性强,危害性大,逐年来有上升趋势。隐性梅毒明显高于有临床症状的感染率,由于隐性梅毒具有隐蔽性,不易引起医患双方的注意,因此住院及输血前患者对梅毒的检测非常重要。
, 百拇医药
    对住院及输血前患者进行相关感染性标志物检测十分重要,这不但能早期发现患者潜在的疾病,了解患者的病情,而且有助于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加强自我保护,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消毒灭菌,从而避免院内交叉感染,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也为现行的举证倒置留下有利的证据,试想如果医院对患者不做感染性标志物检测,一定时间后,如发现某项指标为阳性时,已无法确认是医院感染还是患者住院前本身已被感染,对医院的自我保护不利,此时如有患者或家属起出疑问,医院已无法证明自身无责任。

    因此,对患者进行相关感染性标志物检测能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对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医患双方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小权.术前及输血前感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与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3):307-308.

    [2]葛冰磊.1204例患者输血前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5,7(2):115-116.

    【收稿日期】2011-10-08, http://www.100md.com(张勇 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