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
编号:13499538
不同时间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7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时间窗不同分为时间窗<3.0 h组和时间窗3.0~4.5 h组, 各50例。时间窗3.0~4.5 h组在急性脑梗死发病3.0~4.5 h内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及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 时间窗<3.0 h组在急性脑梗死发病<3.0 h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及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降低45%的时间、炎症相关指标好转时间;治疗前后患者NHISS评分、白介素-6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时间窗组治疗总有效率100%(50/50)高于时间窗3.0~4.5 h组的80%(40/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时间窗<3.0 h组NHISS评分、白介素-6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别为(12.55±0.21)分、(61.78±2.35)pg/ml、(8.57±1.21)ng/ml、(1.25±0.18)分, 均优于时间窗3.0~4.5 h组的(17.10±0.46)分、(124.29±12.01)pg/ml、(15.56±2.35)ng/ml、(2.02±0.23)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窗<3.0 h组NHISS评分降低45%的时间、炎症相关指标好转的时间分别为(7.52±2.21)、(7.50±2.21)d, 均明显短于时间窗3.0~4.5 h组的(9.21±2.78)、(10.56±2.27)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窗<3.0 h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1/50)低于时间窗3.0~4.5 h组的22%(11/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时间窗<3.0 h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控制炎症水平, 改善患者的预后, 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安全性高。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不同时间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7.060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临床疾病, 也是典型的脑血管疾病。该病 具有起病急、预后差的特点, 且发病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该疾病主要采用溶栓治疗, 阿替普酶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静脉溶栓药物, 被称为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许多临床医生认为阿替普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特别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尚未得到肯定, 缺乏对最佳治疗时间窗的判斷, 且治疗时间不同治疗效果也明显不同, 因此选择最佳治疗时间非常重要。本研究将本院2015年4月~

    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时间窗3.0~4.5 h组在急性脑梗死发病3.0~4.5 h内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时间窗<3.0 h组在急性脑梗死发病<3.0 h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由此分析不同时间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根据时间窗不同分为时间窗<3.0 h组和时间窗3.0~4.5 h组, 每组50例。其中, 时间窗3.0~4.5 h组男35例, 女15例;年龄48~82岁, 平均年龄(58.78±7.75)岁;合并糖尿

    病17例、高血脂12例、高血压19例;体重42~87 kg,平均体重(61.57±8.48)kg。时间窗<3.0 h组男36例, 女14例;年龄45~82岁, 平均年龄(58.73±7.76)岁;合并糖尿病17例、高血脂12例、高血压18例;体重42~87 kg, 平均体重(61.68±8.45)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时间窗3.0~4.5 h组在急性脑梗死发病3.0~4.5 h内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及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 时间窗<3.0 h组在急性脑梗死发病<3.0 h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及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方法如下:阿替普酶总用量0.9 mg/kg, 开始静脉注射0.09 mg/kg阿替普酶, 并于1 min内注射完毕, 剩余阿替普酶则实施静脉滴注, 滴注时间1 h, 治疗24 h后实施CT检查, 若患者颅内无出血, 可给予氯吡格雷(规格:75 mg/片)

    1片/次, 1次/d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口服。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NHISS评分降低45%的时间、炎症相关指标好转时间;治疗前后患者NHISS评分、白介素-6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不良事件(恶心、呕吐、皮下瘀斑、脑出血)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病情恢复正常, NHISS评分改善>90%;有效:NHISS评分改善45%~90%, 症状体征改善;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1]。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改良Rankin量表评分、NHISS评分得分越低治疗效果越佳。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百拇医药(张林杰 葛彩芹)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