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24期
编号:13412686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4期
     【摘要】 目的 探究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时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取90例接受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且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探讨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发生时间和用药方式。结果 静脉注射给药方式发生不良反应占比为63.33%, 口服给药方式发生不良反应占比为36.67%。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的患者占比为73.3%, 出现消化系统反应的患者占比为14.4%, 出现神经系统反应的患者占比为5.6%, 出现心血管系统反应的患者占比为3.3%, 出现呼吸系统反应的患者占比为3.3%。发生不良反应症状患者的年龄≤17岁者占比为0, 18~30岁者占比为11.1%, 31~40岁者占比为37.8%, 41~50岁者占比为18.9%, 51~60岁者占比为23.3%, ≥61岁者占比为8.9%;发生不良反应症状的患者主要分布在31~40岁年龄段, 其次为51~60岁年龄段。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在给药后≤30 min占比为56.7%, 30 min~2 d占比为22.2%, 2 d~1周占比为16.7%, ≥1周占比为4.4%;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段主要为给药后≤30 min。结论 为减少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需在用药过程中严格把控用药禁忌, 明确药物的适应证合理用药, 用药后需严密观察, 保障治疗效果。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4.069

    临床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较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