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7年第25期
编号:13081421
骨质疏松和骨病的检验指标临床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5期
骨病检验指标,骨钙素
     【摘要】 骨質疏松是老年人群体中常见的骨疾病, 该病症与老年人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下降有很大的联系。骨质疏松的病发原因多种多样, 并且骨质疏松与组织钙化、基质有直接关系。在骨质疏松病症的早期诊断中, 常规需要检验骨钙素、甲状旁腺激素(PTH)、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ⅠNP)、维生素D以及b胶原, 而各项检验均需合理的临床指标作为参考。为此, 文章先简要分析了骨质疏松的发生原因及临床表现, 探讨骨病检验指标, 之后指出骨质疏松的危害及预防策略。

    【关键词】 骨质疏松;骨病检验指标;骨钙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5.116

    对于老年人而言, 骨质疏松影响老年人正常行走, 并且在较小的外力作用下也容易发生骨折的情况, 这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巨大威胁。在骨质疏松的临床治疗上, 早发现早治疗依旧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1 骨质疏松的病发原因及临床表现

    1. 1 骨质疏松的现实发病情况 骨质疏松在当前大约有超过3亿的患者, 并且每年的上升人数在2000万以上,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 我国老年人人口也占据世界首位, 并且早21世纪中叶, 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总数将达到27%。虽然当前对骨质疏松的发病人数没有具体统计, 但是当前的很多省市的调查研究结果也显示了骨质疏松在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达到20%以上, 并且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病人数要显著高于男性。

    1. 2 骨质疏松的病发原因 骨质疏松主要受骨质流失引发骨组织的退行性变化, 长期骨质丢失及骨转换紊乱也是引发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1]。其中骨转换紊乱会降低骨吸收增强及骨形成, 骨吸收增强会使得骨质之间的出现缝隙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3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