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7年第3期
编号:13011544
血栓通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老年性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评价(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期
     【摘要】 目的 研究并探讨血栓通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老年性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老年性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取抛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各60例。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治疗, 观察组给予吡拉西坦+血栓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75, 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均高于本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老年性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中, 采用血栓通联合吡拉西坦联合治疗方案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 脑梗死后遗症;血栓通;吡拉西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3.047

    脑梗死又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 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其病情发作时较为凶险, 多发生于老年人群, 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 即使患者经治疗后成功存活, 也很可能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在该阶段内如何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是当前脑梗死治疗方面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1]。吡拉西坦、血栓通是两种常用的脑梗死治疗药物, 为了探讨血栓通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老年性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 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1月~

    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分别给予吡拉西坦、吡拉西坦+血栓通,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性脑梗死后遗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被确诊为脑梗死, 且在治疗后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此次研究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采取抛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各60例。对照组男32例, 女28例;年龄最小51岁, 最大79岁, 平均年龄(65.17±10.62)岁;其中41例偏瘫, 16例出现感觉功能障碍, 3例出现失语。观察组男31例, 女29例;年龄最小50岁, 最大80岁, 平均年龄(65.29±10.86)岁;其中42例偏瘫, 16例出现感觉功能障碍, 2例出现失语。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进行对比研究。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常规抗凝治疗、营养脑细胞治疗、调脂降压治疗、康复治疗, 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山东威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73420, 规格:100 ml:吡拉西坦20 g与氯化钠0.9 g)静脉滴注, 1次/d, 100 ml/次;观察组给予吡拉西坦+血栓通[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20025652, 规格:100 mg/支]静脉滴注, 1次/d, 500 mg/次。

    1. 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 治疗结束后,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IHSS评分、Barthel指数。

    1. 4 评定标准 ①采用NIHSS评分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估, 总分为0~45分, 得分越高, 说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2]。②Barthel指数总分为0~100分, 得分越高, 说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佳[3]。③疗效判定标准[4]: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NIHSS评分减少幅度>90%;显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体征显著改善, NIHSS评分减少幅度45%~90%;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 体征有所改善, NIHSS评分减少幅度18%~45%;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未好转, 甚至加重, NIHSS评分减少幅度<18%或增加。临床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統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中痊愈12例, 显效15例, 有效22例, 无效11例, 总有效率为81.67%;观察组中痊愈16例, 显效23例, 有效18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5.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75, 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对比 治疗前, 对照组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29.58±3.82)分、(57.35±4.87)分, 观察组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29.63±3.85)分、(57.46±4.81)分;治疗后, 对照组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22.17±3.06)分、(73.21±5.12)分, 观察组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17.59±2.98)分、(82.45±6.03)分。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均高于本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百拇医药(王涛)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