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7年第3期
编号:13011104
盐酸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期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 主要是由于心脏活动的起源和传导发生障碍, 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节律发生异常[1, 2]。冠心病心律失常表现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 且多数患者会出现心悸、胸闷、头昏等症状。本文就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采用盐酸胺碘酮治疗, 观察其效果, 为临床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本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按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32例, 女18例, 年龄35~65岁, 平均年龄(55.8±6.9)岁;病程4~15个月, 平均病程(9.0±1.2)个月。对照组中男26例, 女24例;年龄36~66岁, 平均年龄(56.3±7.3)岁;病程3~16个月, 平均病程(8.3±1.3)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其生命体的测量,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药物盐酸普罗帕酮片(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4020247)150 mg口服, 3次/d;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胺碘酮片[商品名:可达龙;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