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521815
淋巴细胞亚群在小儿川崎病患儿外周血中的检测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5日 郝金平
第1页

    参见附件(1538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川崎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在该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30例川崎病患儿和30例具有相似体征的非川崎病患儿, 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儿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3+CD8+、CD19+CD23+、CD4+/CD8+、CD4+CD25+的水平在外周血中的变化, 探讨其临床诊断意义。结果 观察组CD3+CD4+、CD19+CD23+、CD4+/CD8+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CD3+CD8+、CD4+CD25+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CD3+CD4+、CD3+CD8+、CD19+CD23+、CD4+/CD8+、CD4+CD25+的曲线下面积均在72%以上, 均有较高的诊断可靠性, 其中CD3+CD4+、CD3+CD8+、CD4+/CD8+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均较高。结论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3+CD8+、CD4+/CD8+的诊断界值对川崎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符合度, 可以作为川崎病早期诊断的定量指标。

    【关键词】 川崎病;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意义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02.036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自限性小儿疾病。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 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 已成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最常见的原因[1]。K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目前认为该病与感染介导的免疫系统异常活化密切相关, 可表现为细胞亚群各种细胞比例的失调, 如外周血活化B细胞的增多, NK细胞数的减少 ......
------
    郝金平 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儿科;

    【摘要】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在该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30例川崎病患儿和30例具有相似体征的非川崎病患儿,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儿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3+CD8+、CD19+CD23+、CD4+/CD8+、CD4+CD25+的水平在外周血中的变化,探讨其临床诊断意义。结果观察组CD3+CD4+、CD19+CD23+、CD4+/CD8+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3+CD8+、CD4+CD25+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CD3+CD4+、CD3+CD8+、CD19+CD23+、CD4+/CD8+、CD4+CD25+的曲线下面积均在72%以上,均有较高的诊断可靠性,其中CD3+CD4+、CD3+CD8+、CD4+/CD8+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均较高。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3+CD8+、CD4+/CD8+的诊断界值对川崎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符合度,可以作为川崎病早期诊断的定量指标。

    【关键词】 川崎病 淋巴细胞亚群 检测意义

    【分类号】R725.4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自限性小儿疾病。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已成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最常见的原因[1]。K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该病与感染介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3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