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474829
来曲唑与氯米芬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对比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5日 喻海芬 汪云霞
第1页

    参见附件(2146KB,2页)。

     【摘要】 目的 分析比较来曲唑和氯米芬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以下简称PCOS)的患者中促排卵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比较102例PCOS患者资料, 共促排卵155周期, 其中来曲唑组52例82周期, 氯米芬组50例73周期。分析比较两组排卵率、周期妊娠率、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及添加天然雌激素的情况。结果 在对PCOS的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时, 在排卵率上来曲唑组略高于氯米芬组, 在周期妊娠率上氯米芬组略高于来曲唑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卵泡发育方面, 两组卵泡大小无显著差异, 单卵泡发育率来曲唑组高于氯米芬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子宫内膜方面, 来曲唑组内膜厚度大于氯米芬组, 且需添加雌激素的周期数明显少于氯米芬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对PCOS的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时, 尤其是部分用氯米芬无效或内膜薄的患者, 来曲唑可以作为另一种安全有效的促排卵药物选择。

    【关键词】 来曲唑; 氯米芬 ; PCOS ;促排卵

    在众多不孕症病因中, 排卵障碍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约占20%~30%[1]。而其中由PCOS引起的排卵障碍占75%[1]。由于PCOS患者有发生卵巢过度反应的倾向, 如何对PCOS患者进行安全有效的促排卵治疗, 一直是生殖科医生探讨的问题。近几十年来, 氯米芬一直是PCOS患者的一线促排卵药物。然而, 由于部分PCOS患者存在氯米芬抵抗或由于氯米芬的抗雌激素作用导致内膜薄或宫颈粘液粘稠等问题而不能取得好的疗效。因此, 从2010年开始, 贵州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技术指导所生殖中心随机采用来曲唑和氯米芬对PCOS患者进行促排卵治疗, 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4月在本中心分别采用来曲唑和氯米芬促排卵治疗的102例PCOS患者资料做对比分析(男方均做精液检查正常, 女方均作子宫输卵管造影或腹腔镜证实双侧输卵管通畅)。PCOS患者的诊断标准采用的是2003年ESHRE/ASRM鹿特丹专家会议推荐的标准, 且在促排卵治疗前均在月经第2~4天检测基础性激素在正常范围。其中来曲唑组52例, 平均年龄(28.08±3.25)岁, 平均不孕年限(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4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