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32期 > 正文
编号:12327648
多层螺旋CT对肺密度测定与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5日 胡迎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肺密度测定与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首次就诊收治的68例CT肺密度及肺功能测定示肺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42例CT肺密度及肺功能测定结果相对照。观察比较两组的CT肺密度测定结果与肺功能结果。结果 本组68例肺气肿患者中,27例(39.7%)为间隔旁型肺气肿,18例(26.5%)为瘢痕旁型肺气肿,14例(20.6%)为全小叶型肺气肿,9例(13.2%)为小叶中心型肺气肿。CT扫描示患者双肺纹理多、乱,肺野内出现大小不等的无壁密度减低区,有肺大泡,出现肺动脉主干增宽、肺血管纹理减少及小血管分支扭曲等。观察组吸气相双肺MLD与上肺、中肺、下肺ML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吸气相MLD(P<0.05);观察组双肺吸-呼气相密度差值(VD)测定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肺气肿患者的螺旋CT双肺吸-呼气相密度差值(VD)与TLC、FEV1、FEV1/FVC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RV/TLC呈显著负相关(P<0.05)。患者CT双肺吸气相MLD与肺功能(PFT)指标无关(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对肺密度测定与肺气肿患者肺功能密切相关。明确肺气肿的CT表现对鉴别肺气肿的类型及肺气肿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肺密度;肺气肿;肺功能;相关性

    肺气肿是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多发于中老年人,是由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引起肺部过度充气与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膨胀并伴有肺组织的破坏而导致的严重肺功能损害。本病发病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多在活动后(如登楼、快步行走等)感气喘与呼吸困难,随着病情发展,发展到走平路或稍活动后亦感气喘与呼吸困难。多数肺气肿患者并伴有多年咳嗽咳痰史。肺气肿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可影响心脏、大脑、肾脏、肝脏及胃肠道的功能,进而引发肺心脏病、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等疾病,严重威胁患者健康[1]。本文通过对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首次就诊收治的68例肺气肿患者的CT肺密度及肺功能测定结果与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42例结果相对照,研究多层螺旋CT对肺密度测定与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首次就诊收治的肺气肿患者68例(观察组),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肺密度测定及肺功能测定,男43例,女25例;年龄52~81岁,平均65.7岁;病程5~31年,平均12.5年。其中,合并慢性支气管炎64例,合并支气管哮喘4例;继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1例,继发感染13例。所有患者均有大量吸烟史(平均29年)。68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压47例,合并糖尿病32例,无肝肾功能损害病例。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42例(对照组)CT肺密度及肺功能测定结果相对照,男25例,女17例;年龄39~73岁,平均54.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临床表现 68例肺气肿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反复咳嗽、咳痰,胸闷气急,部分出现疲乏、纳差、体重减轻等,个别表现为嗜睡、烦躁不安、神志障碍、心悸、多汗、尿少等症状[2]。

    1.3 CT诊断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扫描机,电压120~140 kV,电流280~330 mA,层厚5 mm,层间距5 mm,窗位40 hu,窗宽180 hu,螺距1.375∶1,常规行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应用标准算法(DES)与Filter滤过重建。 最小致死量(MLD)等指标的测定采用肺定量分析软件(Siemens Pulmo),分别对深吸气末及深呼气末5 mm层厚的横断图像逐层测定,获得VD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诊断结果 本组68例肺气肿患者中,27例(39.7%)为间隔旁型肺气肿,18例(26.5%)为瘢痕旁型肺气肿,14例(20.6%)为全小叶型肺气肿,9例(13.2%)为小叶中心型肺气肿。CT扫描示患者双肺纹理多、乱,肺野内出现大小不等的无壁密度减低区,并有肺大泡,出现肺动脉主干增宽、肺血管纹理减少及小血管分支扭曲等。

    2.2 肺密度测定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观察组吸气相双肺MLD与上肺、中肺、下肺ML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吸气相MLD(P<0.05);观察组双肺吸-呼气相密度差值(VD)测定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8例肺气肿患者螺旋CT双肺吸-呼气相密度差值(VD)与TLC、FEV1、FEV1/FVC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RV/TLC呈显著负相关(P<0.05)。CT双肺吸气相MLD与肺功能(PFT)指标无关(P>0.05)。

    3 讨论

    肺气肿(pulmonary emphysema)是一种肺部病理状态,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尽早确诊与治疗对其病情转归及预后十分重要。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等众多软件的快速开发和高分辨率扫描技术的普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4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