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16期
编号:12241111
构建高等学校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6期
     【关键词】 高等学校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高等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工作规程》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医疗保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学校人群的健康状况;开展学校健康教育;负责学校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防治;对影响学校人群健康的有害因素实施医务监督[1]。肩负为教学服务,提高师生健康水平的使命,高等学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每年都有新生进校,集体居住,人员密度大,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相互影响,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高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风险状态,形成高等学校公共卫生管理的特殊性。决定了高等学校医院的工作要立足于防范,即排查各类卫生安全隐患。

    高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在学校及其周围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广大师生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等严重影响师生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2]。学校影响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一是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比如麻疹、水痘、流感、肺结核、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等仍有较高的发病率,潜伏着一定的流行危险;二是食物中毒,学校食品需求高度集中,需要监管的环节较多,每一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发生食品卫生事件。

    近年来高等学校传染病爆发、食物中毒时有发生,给大学校园的生活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高等学校师生健康,教育部2009年8月下发《教育系统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明确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职责,要求学校立足于防范,抓早、抓小,认真排查各类卫生安全隐患,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预警,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