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121035
脑心通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5日 石刚 叶君明 贺铿
第1页

    参见附件(3157KB,3页)。

     【摘要】 目的 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并从血脂及炎症介质方面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 9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脑心通胶囊。分别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值(IMT)、最大厚度(Tmax)、横切面最大面积(Smax)、斑块数量、斑块体积;并测血清TC、TG、LDLC、 HDLc、APOA1、APOB、hsCRP、TNFa、IL6水平。结果 3个月后,治疗组组血清TC、TG、LDLC、APOB、hsCRP、TNFa、IL6均有降低(P<0.01);血清HDLc、APOA1水平升高(P<0.01);IMT、Tmax较前变薄,Smax较前缩小,斑块体积较前较小(P<0.01),斑块数量较前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能减轻、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调节脂质代谢、抑制炎症反应。

    【关键词】 脑心通胶囊; 颈动脉粥样硬化;炎症介质

    

    动脉粥样硬化(Artery Atherosclerosis AS)是由多种病理过程包括脂质侵润、炎性细胞侵润、平滑肌细胞的增值、细胞外基质的增加等参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脂质代谢异常和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和发展的病理生理学基础。AS斑块由稳定状态到溃疡、破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是导致临床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关键。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 CAS)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且颈动脉位置表浅,可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1],因而对其进行有效地干预,能从颈动脉斑块局部病理改善反映出全身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值(IMT)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斑块的稳定性[2],测量IMT变化,可以作为反映全身AS的“窗口”。本研究旨在探讨脑心通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7月至2010年10月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均有动脉粥样硬化及不同程度的斑块形成的90例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或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治疗组4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基础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x±s)

    组别例数性别(男∶女)平均年龄(岁)平均病程(年)

    合并症(例)

    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糖尿病高脂血症

    治疗组4524∶2161.2±8.35.4±2.7202813938

    对照组4523∶2262.0±6.55.3±2.9212714839

    注: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针对基础疾病的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脑心通胶囊(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Z20075001),口服,每次3粒,3次/d。疗程均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被检查者取卧位,检测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及颈总动脉分叉(CB)的横轴及纵轴的二维图像;IMT的具体测定方法:距CCA膨大处1 cm处,纵切CCA断面上,测定CCA前后壁2条平行亮线之间的距离,内侧亮线为内膜与管腔的分界线,外侧亮线为中外膜的分界线。如无颈动脉斑块,则IMT取双侧平均值,如一侧颈动脉局部有斑块,则取对侧IMT值。每侧均测定6次IMT值,取其平均值并记录。如有斑块,在纵切面上测量斑块的最大厚度(Tmax),计算其横切面最大面积(Smax),如同时有数个斑块,取其最大者为观察对象,计算斑块数量、体积。

    1.3.2 治疗前后血脂的测定 总胆固醇(TC):直接测定法(CHODPAP方法);三酰甘油(TG):直接测定法(GPOPAP方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均系直接测定法。

    1.3.3 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TNFα检测 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3个月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分离出血清,将处理好的样品贮于70℃低温冰箱内保存,标本收集齐后统一测试。血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法),hsCRP测定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IL6、TNFα的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法)。试剂盒由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操作步骤严格按试剂盒说明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资料的统计学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x±s),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分布和方差齐性检查,若呈正态分布、方差齐,各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前后比较用t检验。方差不齐用秩和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2 结果

    2.1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变化 治疗后治疗组IMT、Tmax较前变薄,Smax较前缩小,斑块体积较前较小(P<0.01),斑块数量较前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见表2。

    2.2 治疗前后2组血脂的变化,见表3。

    2.3 治疗前后2组HsCPR、TNFα、IL6变化的变化,见表4。

    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变化(x±s)

    组别例数IMT(mm)Tmax(mm)Smax(mm)斑块数量(个)斑块体积(mm2)

    治疗组治疗前451.08±0.152.06±0.3116.3±1.83.1±0.686±6

    治疗后450.91±0.13*1.69±0.25*11.6±1.2*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157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