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121061
支气管肺炎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5日 黎素清
第1页

    参见附件(3206KB,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儿童支气管肺炎的应用。方法 测定3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血清HsCRP含量水平,并与30例正常儿童作比较。结果 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HsCRP、白细胞计数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7~10 d后与正常儿童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检测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中HsCRP可作为支气管肺炎早期诊断和指导临床用药的敏感指标,而白细胞计数可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主要参考指标。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

    

    作者单位:537100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现已广泛应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为了解超敏C反应蛋白与支气管肺炎的关系,我们检测了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中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水平的变化,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在支气管肺炎诊断和疗效判断的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

    1.1.1 观察组 选取2010年5月至2010年12月收住我院的支气管肺炎患儿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2~12岁。入选标准为我院儿科临床明确诊断的支气管肺炎患儿(包括体征、X线摄片和实验室有关的检测数据),患儿均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患,诊断标准参考《实用儿科诊疗规范》[1]。

    1.1.2 对照组 同期我院健康检查体检合格者3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12岁,均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患,肝、肾功能试验正常。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研究方法 观察组入院时和治疗7~10 d后分别静脉采血2 ml,检测白细胞计数及血清HsCRP水平。白细胞计数采用血液细胞自动计数仪常规检验,HsCRP测定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验仪器为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仪,试剂为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以上操作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执行。参考值:白细胞4~10×109/L,超敏C反应蛋白0~3 mg/L[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正常人和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HsCRP测定结果见表1。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HsCRP水平与白细胞计数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呈明显正相关(P<0.01)。

    正常人和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HsCRP水平(x±s)

    组别nHsCRP (mg/L)白细胞计数 (×109/L)

    观察组

    治疗前3417.64±6.72*9.35±5.42*

    治疗后345.96±1.577.29±1.82

    对照组301.85±0.975.69±2.3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结论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是观察患者有无炎性反应的经典指标,但各种因素均可导致其升高,使它的临床价值大大减低。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一般情况下不升高,但在有炎性反应时会迅速增高,可用于辅助诊断各种感染。C反应蛋白检测仪能检测到更低、更精密的C反应蛋白浓度,即称为超敏C反应蛋白,其微小变化与心血管及部分其他疾病密切相关[3]。作为机体炎症、组织损伤的敏感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在儿科应用比较广泛。正常健康人的CRP值非常低,一般<0.85 mg/L,90%的正常人<0.3 mg/L,99%的正常人<1.0 mg/L。而在炎症或急性组织损伤后,CRP的合成即在4~6 h内迅速增加,36~50 h达高峰,峰值可为正常值的100~1000倍,其半衰期较短(4~6 h)[4]。经积极合理治疗后,3~7 d迅速降至正常。CRP的水平与组织损伤后修复的程度有密切关系。因此CRP可作为疾病急性期的一个衡量指标,并且由于不受性别、年龄、贫血、高球蛋白血症、妊娠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优于其他急性期的反应物质。而CRP在病毒感染时无显著升高,这为疾病早期感染类型的鉴别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依据[5]。虽然CRP浓度的改变仅反映了疾病的菲特异性变化,但对临床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的观察上均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检测结果表时:支气管肺炎患儿在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经治疗7~10 d后测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升高的机制我们认为是:①患儿由于受到细菌感染而导致血清中HsCRP水平的升高。②HsCRP可与多种物质如C多糖、磷酸单脂类、钙离子、染色质、组蛋白等结合,如此多种的结合特性,促使血清中HsCRP水平的升高。③HsCRP对外来病原体和损伤细胞有特异性的识别功能,能结合于损伤部位、激活补体系统、清除外来病原体和损伤细胞,加强机体康复,因而造成血清中HsCRP水平的升高。因此,可以认为检测HsCRP水平有助于观察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文还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HsCRP水平、白细胞数水平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呈正相关(P<0.01)。

    综上所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206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