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121090
人工流产术与输卵管性不孕关系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5日 曹瑾琼 付郁
第1页

    参见附件(3309KB,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与输卵管性不孕的关系。方法 选取人工流产术后不孕症患者162例,原发性不孕患者126例。比较两者输卵管阻塞发生率,评估人流次数,末次人流并发症与输卵管性不孕关系。结果 原发性不孕输卵管阻塞率为20.63%继发性不孕输卵管阻塞率为62.9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流产是导致输卵管性不孕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人工流产;输卵管性不孕;关系

    

    作者单位:464000河南省信阳市中医院

    近年来,国内外人工流产数逐渐增加,尤其是未生育的年轻妇女要求人工流产的数量及重复流产的数量与日俱增。相应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再次妊娠的不良影响必然也有所增加。本文主要分析人工流产与输卵管性不孕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人工流产术后不孕症162例,原发不孕患者126例。询问病史,行输卵管碘油造影。年龄20~40岁,平均29.5岁。不孕时间2~10年,平均3.4年。人工流产次数:1次80例,2次36例,3次32例,≥4次14例。人流并发症:阴道流血>10 d 50例,人流不全18例,子宫穿孔5例,术后继发感染25例。人工流产方法:负压吸引或钳刮术。

    1.2 方法 输卵管造影(HSG):患者造影前行碘过敏试验,无过敏现象。于月经净后3~5 d,用窥阴器暴露宫颈,常规消毒后向宫腔插入子宫双腔造影导管,将气囊注入2~5 ml生理盐水,使气囊充起,并向外轻轻牵拉,气囊不能脱出即可,在注液管远端注入泛影葡胺,注药时间20~25 s,造影剂量10~15 ml。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SG结果 原发不孕126例行HSG,其中有26例(20.63%)发生不同程度输卵管阻塞。继发不孕162例行HSG,其中有102例(62.96%)发生不同程度输卵管阻塞。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人工流产次数与输卵管阻塞的关系 输卵管阻塞发生率随人工流产次数增加而增加,1次人工流产输卵管阻塞发生率40.00%(32/80),2次人工流产输卵管阻塞发生率63.89%(24/32),≥4次人工流产输卵管阻塞发生率85.71%(12/14)。

    2.3 末次人流并发症与输卵管阻塞的关系 见表1。

    末次人流并发症与输卵管阻塞的关系(例,%)

    末次人流并发症 例数输卵管阻塞例数阳性率

    阴道流血>10 d503468.00

    人流不全181583.33

    子宫穿孔5360.00

    术后感染252288.00

    合计987475.51

    3 讨论

    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虽较安全,但人工流产术后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大量国内外文献都已证明,人工流产是导致继发不孕的首要原因。而且流产次数越多,继发不孕的发生率越高[1]。而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是输卵管梗阻。本资料显示:原发不孕126例行HSG,其中有26例(20.63%)发生不通程度输卵管阻塞;而继发不孕162例行HSG,其中有102例(62.96%)发生不同程度输卵管阻塞。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输卵管阻塞与人工流产术有关。正常情况下,宫颈具有多种防御功能,包括黏膜免疫,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是阻止病原菌进入上生殖道的重要防线[2],而人工流产则破坏了这道防线。术中首先会干扰阴道和子宫颈,操作过程一旦发生组织损伤,原来在宫颈管黏膜及阴道壁表面的需氧菌中的条件致病菌迅速繁殖,形成缺氧状态,厌氧菌随之增殖,感染由之发生,且多为混合性感染,引起宫腔内感染及输卵管炎,使输卵管充血、水肿、出血、坏死,输卵管增粗或肉芽组织增生,致输卵管管腔狭窄或闭塞。一侧或双侧输卵管阻塞。所以我们建议对有生殖道炎症患者坚持先治疗后手术的原则,手术操作要准确吸引,负压不宜过高,不宜吸引过度,以免内膜及肌层损伤。吸引进出宫口时不能带负压,尽量减少进出的次数,缩短手术时间[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309KB,3页)